体如《赠钱参军诗》,落落有气;《敬亭山歌》,即散漫颓唐。乐府如《任侠行》一篇,几成笑具,更非所长。五言律诗,篇什颇多,中间如“空林人打栗,深树鸟惊蝉,客来黄叶雨,鬼啸白杨风,山光诗句得,湖色酒杯开”之类,则多近四灵。如“薄衾寒入梦,深雨远沉钟。一别春山渌,几经秋叶黄。海门生片月,江寺入残阳。一片孤峰影,青浮水面来。风雨山中榻,兵戈海外村。檐花飞片雨,庭草带微霜。碧云深夕院,黄叶隐寒灯。入门寒月出,扫石暝云开。扫榻分寒雨,然灯破暝烟”之类,则颇近九僧。其七言律诗及绝句,皆不能及,盖所长在此体,然首首格意略同,又多沾染公安、竟陵习气,故时有可采之句,而终不能自成一家也。
△《嬾园漫稿》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王寰洽撰。寰洽字仁子,亳州人。年十五,饩於庠,九试不第。天启元年,以恩贡赴吏部试,拟授知县,未补官而卒。此集诗二卷,文三卷,率多应酬之作,诗以纤丽为工,文亦平弱。
△《檀雪斋集》四十卷(内府藏本)
明胡敬辰撰。敬辰字直卿,馀姚人。天启壬戌进士,官至江西驿传道,终光禄寺录事。是集以所著诗赋、杂文及官县令时谳牍,共为一编。其文故为涩体,几不可句读,诗格亦公安之末派。
△《白雪堂诗》一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明李嵩撰。嵩有《按晋疏草》,已著录。是集乃其巡按湖广时所刻,故以“郢中白雪”为名。凡古律体诗一百馀首,有莱阳董嗣朴等四人评点,皆如时文之式。
△《赭留集》一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明黄文焕撰。文焕有《诗经考》,已著录。是集诗文共为一卷,乃其与黄道周同下诏狱时所作,故以“赭留”为名。词多感慨,而不能甚工,旧附刻《陶诗析义》后,以所注陶诗,亦多借以寄意,与此集若相发明也。然追步渊明,谈何容易,合为一帙,未免拟不於伦,故析之别著於录焉。
△《岳归堂集》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谭元春撰。元春字友夏,天门人,天启丁卯举人。《明史文苑传》,附见《袁宏道传》中。隆、万以后,公安三袁始攻击王、李诗派,以清巧为工,风气一变。天门锺惺更标举光新、幽冷之词,与元春相倡和,评点诗归,流布天下,相率而趋纤仄,有明一代之诗,遂至是而极弊。论者比之诗妖,非过刻也。元春之才较惺为劣,而诡僻如出一手,日久论定,徒为嗤点之资,观其遗集,亦足为好行小慧之戒矣。
△《谭友夏合集》二十三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谭元春撰。是编乃明季苏州张泽合元春诗文而刻之,一卷至五卷为《岳归堂新诗》,六卷至十四卷为《鹄湾文草》,十五卷至二十三卷为《岳归堂已刻诗选》。每篇各有批评,皆刻意摹仿元春语。
△《谭子诗归》十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谭元春撰。此集乃其选本,题曰卶庵订定,不知何许人。前有《自序》,并载诸稿自题之文,如《西陵草》、《秋寻草》、《客心草》之类,凡十馀种,盖其诗之别刻者尚多云。
△《寸碧堂稿》二卷(内府藏本)
明汪膺撰。膺字元御,号玉淙,长洲人。天启丁卯举人,童年即喜为诗,年四十馀而卒。所存遗稿无多,康熙中其子琬始为编次,刻於所作《钝翁类稿》之首,名之曰《汪氏家传集》云。
△《此观堂集》六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罗万藻撰。万藻有《十三经类语》,已著录。万藻与同邑章世纯、陈际泰、东乡艾南英,并以制义名一时,号江西四家。《明史》以是收之《文苑传》中。
此集制义之《序》居三分之一,盖其平生精力所萃也。四家之中,南英最好立门户,近与南城张自烈互诟,远与华亭陈子龙相争;又最袒护严嵩,务与公论相反。
以是终南英之身,无日不叫嚣跳踉,呶呶然与天下辩,虽世纯、际泰,后亦隙末。
惟万藻日与南英游,而泊然一无所与,盖其天性静穆,不以声气为名高,故其文气焰不及南英,而恬雅则胜之云。
△《编篷集》十卷、《后集》十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唐汝询撰。汝询字仲言,华亭人。五岁而瞽,父兄抱膝上,授以三百篇及唐诗,无不成诵;旁通经史,尝撰《唐诗解》、《唐诗十集》等书,援据赅博,当时目为异人。惟其兄汝谔,笃嗜王、李之学,故汝询所作,亦演七子流派,开卷即拟古十九首,次以拟古百篇,感怀四十六首,皆沿袭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