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们的陶瓷、纺织品、珠宝、象牙、金属制品、绘画作品及镶嵌饰品,都制作得十分精美,令人称奇。此外,克里特人还拥有独立的
文字体系,但令人遗憾的是,人们至今无法破译他们的文字。
这种文明持续了近2000年。大约公元前2000年,克诺索斯和巴比伦的百姓都生活得比较富足快乐,他们经常举行盛会及宗教庆典,有奴仆照顾他们的生活,还有奴隶为他们创造财富。碧海蓝天,阳光灿烂,克诺索斯人的生活显得安宁而祥和。但此时的古埃及在半开化的“牧人王朝”统治之下,却面临着重重危机。只要是热衷政治的人,就一定知道闪米特人这时候正在大肆扩张自己的势力,他们控制了古埃及,征服了远方的巴比伦,还在底格里斯河上游建立了尼尼微城。但是,他们并没有止步于此,他们不停向西航行,一直抵达赫拉克勒斯顿(直布罗陀海峡),在遥远的海岸线上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的***。
克诺索斯出现过许多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的人。后来,在希腊人中间就流传着能工巧匠代达罗斯的传说。据说他曾经尝试过制造飞行器,可能是一架滑翔机,不幸的是坠毁在大海中。
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克诺索斯人与现代人的生活差异,这是一件极为有趣的事儿。公元前2500年,在克里特绅士看来,铁是一种来自天外的罕见的金属,并不知道它的实用价值,他们只知道陨铁,那时他们也不知道从矿石中提炼铁的方法。不像现在,我们的世界上到处都有钢铁的存在。对我们而言,马是一种再寻常不过的动物了,而对于那时的克里特人来说它不过是一种传说,因为当时还没有马的存在,它只不过是遥远的黑海以北的荒凉大地上一种品种优良的驴子。在他
们看来,文明主要存在于居住在希腊的爱琴人,居住在小亚细亚地区的迦利亚人、吕底亚人以及特洛伊人中间,那里的人所说的语言和他们所说的语言是一样的。虽然西班牙和北非有腓尼基人和爱琴人生活,但在他们看来,那里是非常偏远的地方。
此时,意大利还是一片蛮荒之地,到处森林密布,那些居住在小亚细亚地区有着棕色皮肤的伊特鲁里亚人,还没踏上这片土地。假设一个克里特绅士在码头碰到了一个白皮肤蓝眼睛的俘虏,他一定会大为惊奇的。或许,这位绅士会尝试着与俘虏聊天,但当他发现自己听不懂对方的语言时,他就会觉得这个奇怪的人一定住在比黑海更遥远的地方,是一个未开化的野蛮人。然而,这个俘虏其实是雅利安人。关于雅利安这个民族及其文明,我们将会在后面的章节中再做详细介绍。至于克里特绅士所听不懂的语言,实际上正是后来分化为希腊语、梵语、波斯语、拉丁语、德语、英语以及世界上大多数语种的母语。
这便是处于全盛时期的克诺索斯人,他们聪明、进取、开朗、快乐。然而,大约在公元前1400年,一场突然降临的灾难使这一切都化为乌有。昔日的繁荣景象不见了,米诺斯的宫殿遭到毁灭,而且废址再没建造任何建筑,也再没人在这里生活过。关于这场灾难,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人们在废墟中发现了一些遗迹,证明这里曾遭到过火烧和掠夺,还发现了某次破坏力极大的地震的痕迹。人们一直在想,克诺索斯是毁于自然灾害,还是希腊人趁地震之机对其进行了摧毁,但始终没有答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