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世界简史 > 第二十七章 亚历山大城的科学

第二十七章 亚历山大城的科学

是一味地深入研究事物的本质和原理,对制作釉料、颜色等却一窍不通。因为他们对物质没有兴趣,所以在亚历山大博物馆短暂的繁荣中,既没人造出显微镜,也没催生出化学。虽然当时希洛已经设计出蒸汽机,但他的发明却完全没有用于实践中,既没用于水泵上抽水,也没被安装在船舶上成为动力,更没有用在其他实际方面。在各科学学科中,仅医学被运用到实际当中,而这种实际应用所产生

的兴趣和效益却没能刺激和支持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所以,随着托勒密一世和托勒密二世对科学好奇心的日渐消退,就再没什么力量能够推动科学的发展了。此后,博物馆的各项发现,就只是被记录在一些不见天日的手稿上的文字。至文艺复兴时期,人们重新燃起了探索知识的热情之火,科学才得以重见天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同样,亚历山大图书馆也没有取得什么成就,在制作图书方面一直止步不前。当时,人们还不知道如何用纸浆制出长宽一样的纸张。纸是由中国人发明的,直到公元9世纪才传到了西方。当时,亚历山大图书馆用的是羊皮或一片片黏结而成的莎草纸制作图书。由于莎草纸总是打卷,因此阅读、查找起来都是极为不方便的。正是这个原因,制约了书籍的装订和印刷的向前发展。人类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了解印刷术了,苏美尔人的印章就证实了这一点。但是,如果没有足够的纸张,复制图书也就无利可图了,印刷业便无法发展。亚历山大图书馆虽然制作了许多书籍,但是由于价格昂贵,所以只有有权有势的人才能掌握书籍中的知识,而普通大众则无法知道书中的内容。

所以,在亚历山大城知识繁荣之时,其璀璨的知识之光也只照射到托勒密一世和托勒密二世聚集起来的哲学家小圈子的人身上,并没有被更多的人所熟知。这就好像是被黑色灯笼所罩着的灯,不管灯笼内的灯火多么璀璨,因为它的光芒透不出来,所以外界几乎感受不到它的光芒。外面的人一如既往地生活,根本不知道终将改变这个世界的科学种子已经播下了。更糟糕的是,没过多久,亚历山大城便笼罩在一股偏执势力黑

暗的统治之下。此后,便是漫长的一千年的黑暗时光,亚里士多德播下的科学种子也被掩埋其中。但是,这颗科学种子终于萌芽,并在后面的几个世纪中迅速地发展,成了影响和改变整个人类生活的知识和清晰的思想。

在公元前3世纪,亚历山大城并非希腊人唯一的精神活动中心。在亚历山大帝国土崩瓦解后,许多城市也出现了辉煌灿烂的精神文化生活。如位于西西里岛的希腊城邦锡拉丘兹就是其中一例,这里的科学和思想曾繁荣了两个世纪。又如小亚细亚的帕加马,该城也曾建立了一座规模不小的图书馆。但是这些希腊文明却屡遭来自北方部族的摧毁。

首先入侵希腊城邦的是新兴的北欧蛮族高卢人,他们沿着希腊人、弗吉利亚人、马其顿人祖先的足迹,闯入希腊人的领地。其每到一处,便烧杀抢掠一处。接着又有刚崛起的野心勃勃的罗马人,他们从意大利出发,逐步将大流士和亚历山大所创建的帝国的整个西半部纳入囊中。罗马民族是一个颇具才干的民族,但罗马人却没有丰富的想象力,他们推崇法律,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但对科学和艺术却表现得十分冷漠。与此同时,一支善于骑射的新的入侵者—马背民族帕提亚人,也从中亚挥兵而至,他们征服了塞琉西帝国,使得印度与西方世界的联系再次被割断。与公元前7世纪至前6世纪时期米堤亚人、波斯人对待他们的方式一样,公元前3世纪,他们以同样的方式对待波塞利斯帝国和苏萨。侵略者中还有从东北来的游牧民族,他们是有着黄色肤种、说着蒙古语的蒙古人,并不是有着白色皮肤、说雅利安语的北欧人,我们会在以后的章节中详细地介绍关于这些民族的故事。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