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世界简史 > 第三十三章 崛起的罗马帝国

第三十三章 崛起的罗马帝国

会议已经毫无意义了,再也不能有效限制有权势的人的行为了。

代议政体这一模式从来没有在罗马***出现过,也从未有人提出以推举市民代表来争取人民的利益。这对研究历史的人来说是一定不能忽略的。罗马***的平民会议,如果与英国的下议院和美国的众议院一比较,就显得太微不足道了。这种平民会议,不过徒有模式,虽然其在理论上代表了全体市民的意志,但在实际上却毫无意义。

所以,第二次布匿战争结束后,罗马百姓的生活陷入了困境之中。有的人家徒四壁,有的人失去了土地,有的人则因为奴隶的竞争而退出了有利可图的行业,但更不幸的是他们被剥夺了可以扭转这一局面的政治权利,也无从表达自己的政治意见。对于他们而言,唯一能够表达自己意见的途径就只剩下暴动和罢工了。

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前l世纪,就国内政治而言,罗马的历史可谓乏善可陈,这是一个收效甚微的革命暴动时期。由于篇幅有限,关于当时的复杂的斗争场景,如试图让贵族等特权阶级将土地还给自由民的斗争,提出废除部分或全部债务的议案等,这里便不赘述了。总之,这一时期,各种各样的暴动和内战在罗马接二连三地出现。

公元前73年,由斯巴达克斯领导的奴隶起义掀起了意大利暴动的**,意大利的局势更加混乱。这些参加暴动的奴隶拥有强大的战斗力,他们中多数人都曾是罗马竞技场上训练有素的角斗士,因此这次的暴动来势凶猛。奴隶起义大军死守在当时似乎是死火山的维苏威火山,顽强地抵抗着罗马大军,他们整整坚持了两年。但是,他们最终失败了,遭到了血腥残酷的镇压。公元前71年,6000名斯巴达克斯战士在亚壁古道被罗马大军所俘,并被活活钉死在一条由罗马通往南部国境的公路两旁的十字架上。

罗马的百姓从来没有对压迫、奴役他们的人给予迎头痛击。而那些有权势的富人则永远欲壑难填,在取得对平民的控制权后,又在其上建立一支新力量—军队,用以压迫平民。

在第二次布匿战争爆发之前,罗马军队的士兵都是自由的农民。战争爆发时,国家临时组建军队,农民们根据自己的情况,或骑马或步行开赴战场。对近距离的战争来说,这样的作战部队还是比较有优势的,但如果遇到长期征战或远途作战时,他们的局限性便显现出来了。而且,随着奴隶数量的增

多、土地兼并的日趋严重,原来那种具有自由精神的农民士兵就显得越来越缺乏了。就在这时,平民统帅马略进行了一项军队建设改革,引进了一种新的战斗力量。

自迦太基文明逐渐衰落后,北非也逐渐成为一个半开化的国家,即努米希亚王国。罗马帝国与努米希亚王国的国王朱古达经常出现军事摩擦,而且也多次发生过战争,但罗马帝国始终未能征服努米希亚王国。为了能尽早结束这场颜面尽失的战争,人们将马略推举为执政官,由他来指导作战。马略一上任,便立即下令招募雇佣兵,然后又对他们进行严格的训练。最终,这支军队打败了朱古达的军队。公元前106年,朱古达被戴上手铐脚镣,押往罗马。后来,到了规定的卸任时期时,马略却不肯交出兵权,而是倚仗其新建兵团的支持,非法执政,而此时的罗马又没有其他力量能够压制他。

马略的出现,标志着罗马帝国发展到了第三个阶段—军人***时期。在这一时期,罗马***的将领们为了争夺罗马的统治权,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其中,与马略争夺最厉害的便是贵族苏拉,此人曾跟随马略出征非洲。两方的争斗一触即发,双方都大开杀戒,数以千计的人在这场权力争夺战中或被杀戮或被放逐,他们的财产遭到了拍卖。在经历了这种残酷的厮杀和镇压了斯巴达克斯起义之后,罗马帝国则进入了各种政权不停更迭的时代,而这些政权的领袖个个都是手握军队实权的人,他们分别是卢卡拉斯、庞培大帝、克拉苏和恺撒。克拉苏镇压了斯巴达克斯起义;卢卡拉斯攻陷了小亚细亚,后又进军亚美尼亚,但在抢掠了巨额财富后便归隐了。后来,克拉苏又率大军攻打波斯,结果却被帕提亚人所败,并且死在了战场上。恺撒与庞培之间进行了长时间的较量,终于在公元前48年有了结果,庞培落败并死在了古埃及。从此,罗马就成了恺撒大帝一个人的天下了。

像恺撒大帝这样的人物,是极容易给人们创造无限遐想空间的。他的形象往往被扩大了,超乎了其本身的真实价值和意义,使其成为了一个象征,一个传奇。在我们看来,恺撒大帝的行为有一个重要意义,其标志着罗马军人***时期的结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