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奥古斯都·恺撒作为罗马的首任皇帝统治罗马时,***的救世主耶稣在犹太城诞生了。于是,罗马兴起了以耶稣基督之名命名的宗教,即***。后来,***日益繁盛,最终成为全罗马的国教。
从整体上来看,将历史与神学分开来研究要更加方便。大多数***徒都相信,耶稣就是当初犹太人承认的那位“世界之神”的化身。但如果从历史学家的立场判断的话,就无法接受也无法否认这种观点。从物质上而言,耶稣曾经以人的肉身出现过,而历史学家应该将他看作一个人来探究。
耶稣首次出现在众人的面前,是以先知的身份,当时的犹太城正处于提比略·恺撒统治之下。耶稣当时大约30岁,他遵循传统的犹太先知的传教方式进行传教。但是,有关他之前的生活,我们一无所知。
想要了解耶稣的生平和传道事迹,唯一现成的途径就只有四部《福音书》了。通过这四部书,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人物形象。如果人们翻阅过《福音书》,他就一定会说:“原来耶稣不是杜撰出来的,他真的存在过。”
然而,耶稣坚忍和清瘦的形象在后世遭到了很大程度的歪曲,就像佛陀乔达摩的形象被后世塑造的安然盘坐的镀金佛像给歪曲和掩盖一样。在现代***的艺术里,因为受到世俗礼教和讹传的影响,人们对耶稣的崇拜太高,所以,耶稣的形象严重失真。事实上,耶稣只是一个穷困的传道士,终日奔波在炎热的尘土飞扬的犹太城,靠偶尔的施舍为生。然而,在画像中,他总是被画成这样一个人:头发整齐、皮肤光洁、衣服整洁、身材挺拔,他周围的所有东西都静止不动,好像只有他在空中飘然而过。仅凭这些画像,很多人不相信耶稣真实存在,因为他们觉得,后世对耶稣的顶礼膜拜进行的粉饰是盲目的,仅从不高明的添油加醋中是不能识别故事的真义的。
假如我们可以把这些加诸耶稣身上的粉饰和莫名其妙的添加去掉,那么,我们所看到的将是一位富有人情味
、热情而真诚的人,一位偶尔也会发发脾气的人。耶稣所宣传的教义简单而深刻,他告诉人们:上帝是仁慈的博爱的父亲,“天国”即将降临人间。用现在流行的话说,他就是一位拥有强大人格魅力的人,众多信徒深深为他所吸引。
他的出现,让信徒们的内心充满了爱和勇气,让一切劳苦大众及弱者获得了重新生活的勇气。但是,他的身体应该十分羸弱,因为他在被钉在十字架后不久就死去了。有一个传说,按照惯例,他必须自己将十字架背负到刑场执行,而他在背负十字架前往刑场的途中曾一度昏厥过去。据说,他在犹太国游历了三年,四处传教,最后来到了****。结果,他却受到了指控,称其欲在犹太建立一个异教王国。于是,他受到了审判。随后,他和两个小偷一起被执行死刑,同样都被钉在十字架上,两个小偷却在其死后许久才咽了气,而他已早早结束在人世间的苦难。
耶稣所倡导的“天国”教义,是一种能改变人类思想、激发人类智慧的革命性教义。当初,人们还无法充分了解其真正意义,或者是当人们刚刚一知半解地了解到这种教义是对传统习俗和旧制度的大胆挑战时,便立即畏惧退缩了。其实,这一点也不奇怪,因为耶稣所传播的“天国”教义宣扬的就是无所畏惧的、永不妥协的精神,要求人类抛却争斗的欲望,对自己的生活进行一番从里到外的改变和净化。如果读者想要更全面地了解耶稣的教义,可以去翻阅《福音书》,我们在此只谈论其对传统观念的影响。
犹太人坚信,正义之神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真神。此外,他们也相信,正义之神是一位懂得世俗交易的神,他曾与犹太民族的先人****订下了契约,承诺让犹太民族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对于犹太人而言,这是一个对犹太民族极为有利的、宝贵的契约,但耶稣却要解除这一珍贵的承诺。为此,犹太教徒感到异常失望,又十分愤怒。耶稣却教导众人说:“上帝不是买卖约定者,
他没有跟人类做过任何交易,天国里既不存在上帝的宠儿,也没有被上帝选中的民族。上帝是一位仁慈的天父,就像太阳把阳光洒在时间的每一个角落一样,上帝也是平等对待万物生灵的。在他眼中,一切人类皆是兄弟,所有人都是罪人,所有人都是他的爱子。”
在《福音书》行善人的寓言中,耶稣对那种只愿意称颂本族人而鄙薄其他民族或支持其他教派的人,表示了深切的怜悯。在劳动人民的寓言中,耶稣对犹太人一向自诩是上帝所宠爱的民族的主张,给予了批判。耶稣告诉信徒说,不管是谁,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