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在皇帝查理五世的统治下,变得繁荣昌盛,达到了其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查理五世被视为继查理曼大帝之后最杰出的统治者,欧洲最伟大的国君之一。
事实上,查理五世之所以拥有如此高的声誉,并不完全源自其自身的努力,而应主要归功于其祖父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公元1459—1519年)。当时的王侯们获取权力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靠阴谋诡计,有的靠武力战争,而哈布斯堡家族则是通过联姻逐渐取得霸权的。
马克西米利安是靠家族遗产发迹的,这些遗产包括:奥地利、斯提利亚、阿尔**的部分以及其他一些地区。通过联姻,他又获得了尼德兰和勃艮第(至于他的夫人,我们在这里便不做介绍了)的统治权。当他的首任妻子去世之后,他对勃艮第大部分地区的统治权也随之失去了,不过他还是保住了尼德兰。之后,他又企图通过联姻得到布列塔尼,只可惜没有成功。公元1493年,马克西米利安继承了父亲弗里德里希三世的王位,又通过缔结婚姻得到了米兰公国。为了扩大自己的领地,后来他还让自己的儿子娶了一位智障的女子。他的这位儿媳妇,是支持哥伦布环球航行的西班牙国王斐迪南和王后伊莎贝拉之女。斐迪南和伊莎贝拉拥有大片领土,新统一的西班牙、西西里王国、撒丁岛和巴西以北的所有美洲地区都在他们的统治之下。
正因如此,他的孙子查理五世继承了他的领土,包括美洲的大部分地区、除土耳其之外的约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欧洲地区。查理又在1506年继承了尼德兰。1516年,其外祖父斐迪南去世以后,因为其母亲的无能,西班牙的掌控权实际上落在了他的手里。公元1519年,马克西米利安去世。次年,查理五世当上了国王,而此时他仅有20岁,风华正茂。
查理五世长着厚厚的嘴唇,长长的下巴看起有些笨拙,一副并不出众的长相。那个年代,才华过人、精力充沛的年轻君主不计其数,可以说那是一个少年君主辈出的时代。比如,公元1509年,18岁的亨利八世坐上了英格兰的王位;公元1515年,21岁的弗朗西斯一世成为法国的统治者。此时,土耳其正值苏里曼大帝的统治时期(1520年),印度则正处于巴布尔王统治时代(公元1526—1530年),而苏里曼大帝和巴布尔王都是极具才干的统治者。这一时期的教皇是利奥十世(1513年),他也是一位卓越不凡的人。当时,教皇利奥和法国国王弗朗西斯一世都试图阻止查理当选为皇帝,他们都不愿意看到查理大权独握。亨利八世和弗朗西斯一世都力荐自己,希望能够成为帝国新任皇帝。然而,自公元1273年以来,皇帝始终出自哈布斯堡家族,而且查理又在选举中大肆贿赂,最终他还是当选为皇帝了。
起初,查理这位年轻的皇帝不过是其手下大臣的一个傀儡而已。渐渐地,他开始有意识地维护自己的权
力,并最终掌控了大局。在这个过程中,他也逐步察觉到自己高贵王位的复杂性,而且其中还隐藏着某种威胁。他知道,自己的地位显赫无比,但是不够稳固。
从即位开始,查理就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因路德的宗教改革而引起的骚动。由于教皇曾经试图阻止他当选皇帝,所以他完全有理由同改革派结盟,但从小就生长在西班牙这个***国家的他却没这么做,他还是坚持反对路德教派。后来,他与支持**的王侯们发生了纷争,其中德国萨克森的当权者与他的矛盾最大。他发现,***正面临着分裂为两大敌对阵营的可能,而自己则正好处在分裂口这个位置上。为了缝合这个裂口,他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但效果甚微。此时,德国爆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农民起义,这是一场交织着政治因素和宗教原因的骚乱。这一场内部骚乱加上帝国东西两面虎视眈眈的敌人,导致帝国局势越来越复杂。在西边,查理的老对手弗朗西斯一世野心勃勃;在东面,贪得无厌的土耳其人已经驻扎在了匈牙利。查理的这两位敌人还结成了联盟,嚷嚷着要奥地利奉上拖欠的贡品。查理虽然掌握着西班牙的军队和财政大权,却极难从德国获得资金支持。财政上的问题,进一步加深了查理的社会和政治困境,他不得不大量举债。
就总体上而言,在对抗弗朗西斯一世和土耳其的事情上,查理与亨利八世联合起来的策略是成功的。当时,意大利北部是主要的战场,两方的将领都才能平庸,援军是否到达成了双方军队前进或者后退的决定性因素。后来,德国人虽然侵入法国,但是没能攻陷马赛,只好撤回意大利,在丢了米兰后,又在帕维亚遭到围攻。在很长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