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顺序读的,我全都不记得了,只依稀记得读过《希腊英雄传》、拉·封丹的《寓言》、霍桑的《奇书》和《圣经故事》、兰姆的《莎士比亚故事集》、狄更斯的《英格兰历史儿童读本》,还有《天方夜谭》《瑞士人罗宾逊一家》《天路历程》《鲁滨孙漂流记》《小妇人》及《海蒂》,其中《海蒂》这本优美的小说,是我在学会德语之后才读的。在学习和玩耍的间隙里,阅读这些书籍,让我感受到无限的乐趣。但我从不对这些书进行分析和研究,也根本不知道这些书到底写得好不好,也从没思考过它们都是什么写作风格和作者是谁。我的脚下就是书籍的宝藏,我十分乐意接受书籍的馈赠,就跟接受阳光的温暖和朋友们的友谊那样。
我十分喜欢读《小妇人》这本书,它让我觉得我跟其他男女孩一样,都能看得见,听得见。我生活在一座无形的监牢之中,因此,我只能从书中寻找外界的人和事。
但我并不太喜欢《天路历程》这本书,甚至我都没将它读完。我也不喜欢《寓言》。刚开始,我读的是英文版拉·封丹的《寓言》,我觉得这本书并没太大的意思,仅仅随便翻翻就放下了。后来,我又读了法文版的《寓言》,这才发现,其实这本书相当的生动形象,情节也相当的有趣,可不管这本书是怎样的生动,故事是怎样的精彩,我就是不喜欢这本书。我也不清楚这到底是为什么,只要是将动物拟人化,让动物跟人一样说话和与人有一样行为的故事,就从没将我的兴趣吸引住过。也就是将这样的一本书读完之后,我就只能记得动物们的滑稽形象,而书中表达的寓意却全都忘得一干二净。
让我们再说说拉·封丹,他的作品差不多都没达到过人类道德的最高点。他所说达到的仅仅是提出了一些利己主义的主张。他的寓言,散发出的思想就是认为人类的道德全都是发自于利己主义,要是理智将这种利己主义控制住,那么幸福就会来临。现在,我们完全能断定利己主义就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当然,或许是我错了,拉·封丹比我更具有优势,他可以直接观察人类的行为和语言,而我不能。因此,我不反对具有现实意义的讽刺寓言故事,但我不喜欢借用猴子和狐狸之口来诉说什么至理名言。
但我比较喜欢《丛林故事》和《我所知道的野生动物》。我对动物本身有着莫大的兴趣,它们是真正的动物,并非是拟人化的漫画小丑。对于书中的动物,人们会随着它们的喜怒哀乐而产生共鸣,因为它们的可爱而欢笑,因为它们的悲惨而独自落泪。这些作品全都传递出一种道德的真谛,可我们却因为这种真谛太过于深奥而没有办法意识到它的存在。
我似乎天生就喜欢古代的遗迹。古代和现代的希腊都让我向往,在我的幻想中,古希腊神话中的众多神依旧在希腊的土地上行走,他们面对面与人类交谈,我悄悄在心中为我喜爱的神灵铸造了壮观的宫殿。我知晓并喜爱所有的仙女、英雄和半人半神——不,我并不是喜欢所有的,比如我就不喜欢残忍且贪婪的美狄亚和伊阿宋。我一直感到很奇怪,为何天神惩罚他们只能等到他们做出不义之事后呢?自
始至终,都没人为我解开这个疑团,我也经常诧异这到底是为什么。
神是如此缄默无言,即使罪恶狞笑着悄悄爬过他“光阴的殿堂”。
正是《伊利亚特》,才让希腊真正成为我心中的天堂。我很早就了解特洛伊的故事,于是,在读原著的时候,我没花费太大的功夫就将艰涩的希腊语法给攻克了,很快就读懂了这本书,并从中收获了很多。真正伟大的诗歌,不管是希腊语还是英语,都不需要去借助其他的翻译工具,只要用心,就能领略它的瑰丽。如果世间那些总是自以为是地用冗余评价强行将这些伟大诗作玷污的人,能明白这些道理就好了。真正去欣赏一篇美好的诗作,根本不需要去将每个字每个段落进行划分、确定语法结构。我相信,我那博学的老师们绝对在《伊利亚特》中寻找到更多的宝贝;但我完全不介意。因为我不是一个贪婪的人,我承认别人确实比我聪明。但他们也不一定能在这波澜壮阔的史诗中凭借着他们的聪明与分析能力体会到乐趣,虽然我也不能。但在我阅读《伊利亚特》最美的段落时,我感受到一股发自灵魂深处的力量将我从狭小的世界推了出来。我甚至忘记了自己的缺陷——我的世界不断地扩大,不断地上升,直达浩瀚无边、一尘不染、宁静深邃的宇宙深处。
虽然《埃涅阿斯纪》这部史诗十分伟大,但我算不上很欣赏它,可它具有无比的真实性。当我在读这部作品时,我都尽可能不去借助字典和注释,只将那些打动我的片段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