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放弃理想,是最简单不过的事情。
在面对挫折与艰难时,一个人的理想很容易遭到冲击。
是放弃亦或是坚持,成为了决定人生未来的选择。
阿道夫所要面临的,就是这样的抉择。
啤酒馆运动是他的一个转折点,然而也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在监狱中,他接收不到外部信息。
根据自己的计划,当他被关于监狱时,自己的人如赫斯和罗姆,都会煽动退役老兵与nazi的支持者,以此来操控舆论。
这是他的计划,他坚信不会有任何差错。
可是,心中的担忧,依旧徘徊不止。
为了让自己的心归于平静,为了让自己的信仰更加坚定,他做出了一个决定。
拿起笔,写下自己的心得。
收了钱的狱警对他颇为关注,得知阿道夫需要笔和纸之后,狱警便为他准备起来。
但一切准备好久之后,阿道夫却只是拿着笔,呆呆地站在原地。
目光停留在这张雪白的纸张上。
手中的钢笔,悬于半空。
迷茫,犹豫。
脑海中有百般想法,仿佛有说不尽的内容,无处宣泄的情绪。
可当他拿起笔时,却不知从何下手,又不知要如何去书写。
第一天的准备,他一个字都没写。
监狱中,一位神父路过他房门。
住在他边上的是一个即将面对死刑的囚犯,临死之前他将会受到来自神父的悼文。
可是这位囚犯却不以为然,并大声斥责着德国政府,斥责着那群犹太资本家。
愤怒,咆哮。
犹如将死之猛兽,发出了临死之前的最后一声怒吼。
不久之后,他被带走了。
可他没有垂头丧气,而是昂首挺胸,迈向死亡。
那骄傲的神情,不可一世的眼神,让阿道夫至今难忘。
这一夜,他失眠了。
脑海中不断重播着那个死囚的神情。
如瓦尔纳英雄一般,让阿道夫深深着迷。
第二天,他带着厚重的黑眼圈,眼睛满是血丝。
然而,精气神上却异常充足。
仿佛拥有用不尽的力气,用不完的精神。
他有一次拿起手中的钢笔,雪白的纸张上,他写下了属于自己的想法。
笔尖落下,黑色的墨水瞬间染满了整张白纸。
上面赫然写下了自己的情绪。
他要在上面宣泄着自己的一切,无论是对命运的傲慢和偏见,亦或是对理想的执着与意义。
在写作中,他更是写到。
‘上帝并不重视维持已存的事物,而重在培养新的生命。’
‘如果命运以偏执与傲慢来对待你,那你也以偏执和傲慢回应祂。’
‘现在,我就在与命运搏斗,待我战胜之后便会成为世界杰出人物,而我奋斗的最高目的,便是为了德意志。’
他继续书写着,只为将自己心中的所有情绪都宣泄出去。
及时到了1925年末,监狱准备把阿道夫给放出来,他也自愿性地暂时待留,因为他需要将属于自己的著作给写完。
直至1926年中旬,他才写完且整编完自己的这本书,然后在nazi党的拥护下离开了。
离开之后,阿道夫道出了自己想要出书的念头。
赫斯是第一个赞同的人,他本身就有不低的文学功底,而且对阿道夫充满了崇拜之情。
由于这个时空中,赫斯没有被关入监牢,并没有根据阿道夫的口述来撰写这部作品。
因此,由阿道夫亲自下笔的自传,少了很多口语内容,多了更多自己的内心想法与对自己理想激情的宣泄。
最终,阿道夫将自己的手稿全都丢给了赫斯,由他一人来负责手稿整理。
这项工作无异于甲方对乙方的刁难,但赫斯很愿意去做。
毕竟,在阿道夫被关入监狱期间,全盘负责老兵调控的人,并不是他,而是罗姆和戈林。
论功绩,他们二人已经爬到身为元老级别的自己,如果他再不做点什么事情来表现自己的能力,恐怕就会被踢出管理层。
所以当阿道夫丢出手稿时,赫斯很自然地接受了这份任务。
但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份手稿里面,有百分之三十的内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