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红色玛利亚 > 599.西德:看东德吃饱饭,比我饿肚子还难受

599.西德:看东德吃饱饭,比我饿肚子还难受

情绪宣泄,百分之三十的内容是对自己的夸奖赞誉,只剩下百分之三十的内容是他的见解看法。

剩余的百分之十,全都是写手稿时被他划掉的内容,依稀可以看到这些内容乱七八糟,甚至整不齐完整的句子。

赫斯自认为自己学习不低,年轻时,他先后在亚历山大里亚的德国教会学校、德国的巴德戈迪斯堡教育学院、瑞士的纳沙泰尔商业学校和德国的慕尼黑大学学习。

论知识水平,应当是nazi党内的最高的一个。

正因为这段学历历程,赫斯读过很多著作文章。

这份庞大的阅读量让赫斯对一个任人物的作品水平,自然会有着属于自己的鉴定。

机缘巧合之下,他甚至还接触过恩格斯的一些手稿内容。

尽管只是手稿,但这些手稿都是条例清晰,逻辑通畅。

然而,当他接触到阿道夫的手稿时,整个人都傻住了。

他足足花了一天的内容看完这些手稿,他看完了三分之二的无用内容,让他安心的是,最起码还有三分之一的正文内容。

可是这三分之一的内容,其水平之低让他感到无语。

他之所以追随阿道夫,是因为阿道夫的演讲深深震撼着赫斯。

万万没想到的是,与阿道夫形成鲜明对比的,居然是他的写作能力。

捂着额头,赫斯只能在这三分之一的正文中,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文学修饰。

可是考虑到阿道夫的偏执性格,前面三分之二的内容又不能全部删除。

该说不愧是甲方爸爸,赫斯只能含泪去完成自己的任务。

该说不愧是nazi党内的高材生,近乎于头脑风暴一般的经历,赫斯整理完了阿道夫的手稿。

当阿道夫接过赫斯的完整版内容,并仔细看完时,他的脸上浮现出了满意。

最终,他决定以此来出书,并命名为《我的奋斗》。

这本书出世之后,便立即引起巨大的关注度。

由于是经过赫斯改编,同时又有阿道夫在边上进行指导,使得这本书的受众两极分化。

首先,这本书其理论性趋向于零,跟一般的文献比较,等同于儿戏。

但是这本书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通俗易懂。

里面的内容通篇下来没有特别的专业术语,就连与哲学有关的内容都没有。

如此通俗的大白话书籍,自然会引起学者的不喜,甚至认为这就是一本疯子写下来的疯言疯语。

但也正因为通俗易懂,加上里面全都是情绪宣泄,竟获得了一大批拥护的受众者。

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这本书对他们而言压根就没有价值。

可是,当这本《我的奋斗》被一些社会学者所获得时,他们便能理解,为什么这本没有半点专业性的书籍,会有如此之多的人喜欢。

这不仅仅是因为《我的奋斗》内容通俗易懂,更是因为现在的德国社会过于压抑。

东德情况还算可以,毕竟苏联的供应确实给予了很大帮助。

即使‘道威斯计划’之后,魏玛共和国政府减少了与苏联之间的联系,但粮食过于重要,以至于无法切割。

兴登堡的反腐行动其核心目的确实是为了稳固自己的权力,但这项工作也确实带来了反腐风潮。

经过一系列大清洗过后,逮捕的逮捕,流放的流放,枪毙的枪毙,几万人就此落马。

紧接着换来的官员就正常许多,苏联的粮食分配上也获得了监管。

只不过负责监管的大臣来自容克贵族,而最嫉恨苏联粮食援助的也正是容克贵族。

由容克贵族们去监督粮食分配,可想而知会有怎么样的下场。

几个月下来,西德情况可谓是勃勃生机,万物竞发,要多好就有多惨。

而且德国西部秩序也因为缺少管理变得越来越糟糕。

之前要五十万才能买一块肥皂,而现在是五十万买一块面包。

正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东德人民过得还算滋润,西德人民已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同是一个国家的人民,却看到别人过得比自己好。

这感觉,就像是‘看到这小子赚钱,比我亏钱还难受。’一样。

最终,在如此分配不均的情况下,社会矛盾越加激烈。

巨大的民怨积累在西德社会之中,无数人都憋着一口气,如火药桶一般,只需要一点小火星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