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
所以德军指挥官打算另寻他法,那就是炮击。
通过突击小队的侦察工作,德军指挥官已初步划定苏军的火力分布点,并展开了第一轮大规模炮击。
这场炮击所带来的破坏力是惊人的,很多火力阵地都被德军直接摧毁。
尽管早有预料,并对堑壕工事进行了加固,却没想到德军的火炮会来得如此凶猛,他们的炮弹仿佛是不要钱似的,不断往这边砸来。
大量工事在炮击面前直接摧毁,但因为这里是高地阵地,所以还是有不少工事避免了炮击轰击。
可即使如此,仍旧出现不少伤亡的情况,大量伤员被抬了回去,哀嚎声一片。
但苏军并没有因为这样的炮击而有所退缩,相反苏军加大了对阵地防线的支援,准备德军的第二轮进攻。
而这,便是双方的第二阶段攻防较量。
由于德军无法在短时间内取得制空权,德军便准备发起陆军步兵的进攻。
以步兵连为一个作战单位,开始对苏军阵地谨慎前进。
一旦发现苏军的火力,便会呼唤后方火炮,为步兵连的进攻做掩护。
这一切都是为了拉近步兵连与苏军阵地之间的距离,如若有空军掩护,这样的工作会更快更方便。
如此缓慢前进了大半个小时后,负责进攻的第一梯队已经进入了五百米距离。
如此之近的距离,原本的作战单位从步兵连转为步兵排,并以‘前三角队形’和‘后三角队形’的方式,一点点逼近。
‘前三角队形’是一个步兵班,他们作为前锋走在前列,另外两个‘后三角队形’步兵班则在左右两侧,时刻警惕两侧情况,并随时为前列的步兵班提供火力支援。
随着距离越来越近,守在堑壕内的苏军展开了火力还击。
一时间枪林弹雨,双方便在这狭长的战场上展开了激烈交火。
由于苏军是防守方,堑壕所提供的掩体保护比德军的临时单兵掩体更有优势,这就导致拥有人数优势的德军,并不能打出任何优势效果。
由于德军的步兵分得很散,再加上德军一开始的精准炮击确实摧毁了不少苏军防御工事,这使得德军的第一轮进攻很快就取得了成效。
然而,他们只是攻占了七个小高地中的两个。
单单两个小高地就已经让德军手打了巨大阻击,而这样的阻击让德军指挥官回想起了,自己与德共作战时的情景。
而且苏军的战力比德共更强,兵源数量和装备规模比德共更胜几个级别。
当德军占领了这两个小高地,他们便开始进行布防。
却不料,苏军也发起了收复小高地的行动。
他们是以班为作战单位,对这两个小高地实施迂回行动。
为了确保火力上的优势,每个班都配置一位火箭手,他们所持握的火箭筒正是‘巴祖卡’。
除了巴祖卡的火箭筒装配之外,他们还会更换主武器,以堑壕霰弹枪为主,甚至会配置一名持握火焰喷射器的hong军士兵,为的就是清理小高地的堑壕德军。
当天黄昏,苏军出动了五个班,发起了静默式的进攻。
尽管德军已经预料到苏军会发起收复行动,布置了大量的明暗警戒哨,却还是被苏军直接突破。
由于苏军熟悉这两个高地的堑壕通道,他们利用交通堑壕展开了快速移动。
凭借手上的巴祖卡和火焰喷射器,迅速让德军感受到了斯拉夫人的高度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