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意军五个军却开始陷入了泥潭里面,他们随后又发起了多次小规模冲锋均遭失败。
尽管意军三个军已经拿下了后方的重要城市格拉茨,但如果前线部队不能攻下阿尔卑斯山脉的几个重要防区高地。
那么,意军就永远都拿不下奥地利。
擅长山地战的意军,开始实施‘化整为零’的战术,将以连为作战单位,开始分散到这复杂山地的各个地方。
当这些连队进入指定位置后,又会再一次分散,以班为作战单位,在四处各地进行战斗布置。
由于山地地形复杂,而且这种‘化整为零’的战术确实是让意军分散到山的每一个角落,形成了一个火力包围圈。
有些时候是狙击暗枪,有些时候是巴祖卡轰炸,有些时候是山地炮问候。
这种进攻方式确实给德军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即使是擅长防守的莫德尔中将,也颇为苦恼。
但是,只凭借这种骚扰性的战术,是很难击退德军。
所以意军已经准备发起第三轮总攻势。
为了配合这次总攻,意军运来了十门威力巨大的305毫米榴弹炮,并完成了混凝土炮台的修筑和部署。
这十门305毫米榴弹炮原本是一战时期的产物,但墨索里尼对这种黑大粗十分喜爱,所以命令后勤对其进行保养。
虽说后续还是有一些305榴弹炮无法再用在战场上,但剩余的十门依旧给意军带来了绝对的火力压制。
于是乎,在重炮的持续几天轰炸下,德军的大部分防御工事都被摧毁。
而且意军并不只使用了地面部队,空军力量也一同出动。
先是第一轮的空军侦察,对的德军防线阵地的分布进行划分与了解,随后便是重炮的连续轰炸。
甚至还对德军堑壕使用了毒气弹。
就是在这样的巨压下,莫德尔只能向后方申请支援。
只可惜,他所谓的大后方也自身难保。
在德共的配合下,玛利亚和朱可夫的部队开始占得优势,对困在布拉格的德军进行了半包围。
与此同时罗科索夫斯基的部队也同样在一步步逼近。
这是阿道夫最绝望的时刻,只要合围完成,他就不可能逃得出去。
就在这个时候,英法来调停了。
当朱可夫的装甲军群发起镰刀路线的闪电攻势,并以最快速度攻陷柏林时,英法两国立即意识到,他们被骗了。
张伯伦顶着巨大舆论和政治的压力,向约瑟夫发出最后警告,如若苏军不从柏林撤退,他们将会对苏联宣战。
对于这份警告,约瑟夫带着微笑,回以了电报,宣称‘苏军已经撤离柏林,我们只是路过,并未对柏林造成任何损伤,也绝不会驻兵于此。’
这是实话,因为朱可夫和玛利亚的增援部队只是路过柏林,然后直接拐弯进攻占领了捷克的德军。
而现在的柏林,已经在德共手上。
这又是给张伯伦一个大逼兜子。
前几次的绥靖让张伯伦的名誉遭到严重打击,但张伯伦还是坚持避免冲突。
直到苏联开始对德国的西部城市发起进攻,英国方面才开始宣布出兵。
然而,比英国反应更快的是法国。
就在德共开始掌控整个勃兰登堡州,并准备配合苏军对萨克森安哈特州发起进攻时,法军已经进入莱茵兰非军事区。
身为国防部部长的戴高乐安排了一百个师,准备直接干预苏德战争。
更重要的是,法国打算借此机会,对德国西部城市进行接管。
要知道,德国的重要工业区就是集中在西部。
当英法正式出兵之时,便是宣战之日。
但还未等英法正式宣战,约瑟夫就立即做出安排,他下达了‘放弃对萨克森安哈特州进攻’的指令。
虽然朱可夫还想继续进攻,直至帮德共占领整一个德国,但上级命令他必须遵从。
为了能让英法两个更加信服自己的态度,约瑟夫决定下一盘狠棋。
在走这一步棋之前,约瑟夫向玛利亚发送了一份电报,这份电报便是他的意图。
那便是,来一次明升暗降,让玛利亚能够直接驻扎到德共这边来。
尽管玛利亚还不知道约瑟夫准备如何去做,但她给予了自己的信任。
不久之后,《真理报》发出了关于玛利亚的通告,将她纳入为‘好战的激进分子’,并暂时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