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玛利亚的‘国防人民委员主席’这一职位。
这个职位相当于法国的国防部部长和英国的陆军大臣。
当《真理报》把这一消息公布出去,就等同于约瑟夫兑现了自己给张伯伦的承诺。
在外人来看,这完全就是苏联内部的派系斗争。
《真理报》的内容公布出去之后,约瑟夫便立即给英国伦敦政府发送了一份电报。
这份电报,正是约瑟夫的妥协。
他不想与英国和法国发起任何一场战争,在他心中,自然是和平最重要。
之前对德的战争,都是玛利亚的一意孤行,并非约瑟夫心中所想。
他还在电报中声称。
‘玛利亚的势力根深蒂固,要想击败她,必须花费很多精力与时间,所以如今的对德作战,完全是一场意外,既然玛利亚已经被撤职了,就苏联也不会继续打下去。’
当然,约瑟夫还是提出了要求。
‘苏方与捷克有过协议,所以nazi德军必须撤离捷克,否则苏方会被迫继续战争。’
他的话已经说得很清楚,很直白,而且《真理报》与苏联政治局的后续工作安排都公开出来后,确实坐实了玛利亚被撤职的消息。
身为这次主攻的总司令,玛利亚需要被带回去彼得格勒接受来自约瑟夫的调查。
总司令走了,大军也同样需要撤退。
虽然张伯伦还是有所疑惑,毕竟被骗过一次,但他还是选择性地相信约瑟夫的话。
原本准备出动的远征军,又一次被叫停了。
张伯伦的做法立即引起丘吉尔的高强烈反对,他直接被气得飚出伦敦粗口。
“你这是与虎谋皮,是何等愚蠢的做法!”
张伯伦却还是坚持自己的做法,对他而言,只要能为英国争取和平,他就不会轻易介入任何一场战争。
而且张伯伦还向阿道夫提出要求,立即从捷克撤军,否则苏军不会从捷克离开。
这个要求,阿道夫表面上答应了。
尽管阿道夫对于《真理报》中,有关于玛利亚被撤职的消息感到诧异,也感到了不可思议。
但处于危急情况的德军,不得不接受现实。
现在的他们确实吃不下捷克,消化不了这块肥土。
不单吃不下,德国本土也同样陷入极大的危机,奥地利那边急需增援。
但阿道夫并没打算就此放弃,他的目的只有一个,保存自己的主力。
很快,欧洲这边就出现了三个重要消息。
第一个是,德军从捷克那边撤军了,因为德军撤退,苏军也开始撤离。
第二个是,柏林已经被德共拿在手上,就连勃兰登堡州也在德共的控制范围之内。
尽管阿道夫带着自己的部队,从奥地利撤回到德国本土,但柏林的失守却让nazi德国失去了原有的优势。
第三个是,玛利亚被撤去了国防人民委员一职,但同时也给了玛利亚另外一个职位,那就是前往柏林当任‘驻柏林苏联大使’。
也就是说,玛利亚将会直接驻扎在最前线,由她来负责有关于柏林的所有事情。
拿下柏林是他们对欧洲作战的第一阶段。
&nbzi德国。
这一刻,玛利亚化作为约瑟夫手中的一把利刃。
既然是大使馆,自然能驻扎苏联本国的维护部队。
这些维护部队的人数是有规定要求的,但这个要求是按照驻扎地国家的要求。
所以,台尔曼给予了苏联很大的权限,允许苏联在此地驻扎一个团的兵力。
一个团已经是极限了,如果再多,可能会影响到德共对柏林的控制。
但是,这并不代表苏联只会派一个团在这里,协助德共保护柏林。
在玛利亚上任的第一天,苏联便向德共提出‘军演’申请。
军演的地方,正是勃兰登堡州,而掌控着这一大片地区的力量,是容克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