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把守米兰的,正是由意共组成的红军第五军、第六军和第八军,共十万人。
尽管只有十万人,但后续还会有更多的部队对米兰进行支援。
米兰,必然会成为德军的进攻目标。
因为米兰实在是太重要了,这里不单是意大利的重要工业地区,更是一个重要军事基地。
如果绕开而行,米兰就会成为他们的钉子,不可能好过。
当年的意大利内战中,意共的整体战略就是占领米兰,然后开始南下讨伐。
正如意大利参谋部所推断的一样,德军开始对米兰发起空袭。
轰炸机群发了一轮又一轮的轰炸,架设好的火炮也展开了大规模炮击。
罗马方面,在米兰遭受攻击之前就已经派出了部队前去增援。
增援部队方面,一共是二十五步兵师,八个骑兵旅,五个山地师步兵旅,还有两个装甲师。
轻型坦克l5/30有二百二十辆,超轻型坦克l3/35八百两,上千火炮和迫击炮。
这样的规模,即使德军要跟他们打一场硬仗,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然而,负责指挥这样战斗的德国将领有两位总司令。
一位是负责地面指挥的埃里希·冯·曼斯坦因,一位是负责空军指挥的阿尔贝特·凯塞林。
当曼斯坦因打算以集团军群对米兰发起强攻时,凯塞林已经通过空军和伞兵,直接降落到敌后区域,然后对各个交通枢纽进行破坏。
无数铁路被破坏,桥梁被炸毁,就连机场也成为了这些伞兵的主要针对目标。
伞兵所造成的后方破坏,让意军的增援部队开始堵塞。
就是在这样的战术规模下,米兰赫然成为了一座被孤立的军事要塞。
米兰确实有不少部队,但缺乏后勤的情况下,米兰是很难抵挡得住德军的疯狂进攻。
局势,逐渐坏起来了。
墨索里尼几天没睡觉,双眼发红地瞪着手上的各种情报。
如果米兰丢失了,那么罗马将无险可守,只能在罗马这里进行搏杀。
但是罗马城很特殊。
就跟巴黎一样,罗马这里也拥有大量的文化古迹,一旦罗马陷入战争,这些东西恐怕都会被摧毁。
墨索里尼千不愿意万不愿意,他都别无选择。
最真,他向苏联那边申请了求援。
事实上,在德军支援奥地利的战争第二天,彼得格勒参谋部那边就已经开始讨论,德军是否会进攻意大利。
最终他们推断出了一个数据。
进攻意大利的可能性,在百分之九十。
&nbzi德国还未宣战,所以苏联没有动,而是对他们发起警告。
越过阿尔卑斯山之后,这份警告就更加激烈了,甚至提出最后警告:‘如果nazi德军不撤军,苏联将会宣战。’
这份警告自然会落在阿道夫耳中。
&nbzi德国,已经被捆绑在不可能后退的战车上面。
他们不前进,就会死。
所以,阿道夫决定无视这份警告,他推断如果nazi德国扛不住了,英法就会下场。
&nbzi德国是对抗苏联的最前线,更是因为,nazi德国借了很多钱。
他们的军工发展,有百分之八十的资金都是从英法这边贷款而来。
所以,他们一旦灭亡,英法的钱将会打水漂。
最终事实如阿道夫所推断的一样,英法干涉了。
“我们会与德国人民站在一起。”总理达拉第做出这样的回应。
而英国方面,也同样出现了一件大事,张伯伦下台了,首相职位空在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