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红八方面军进行扩增。
在1940年4月25日,苏军这边的配置已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首先是兵力上的问题,彼得格勒方面增援了一支新组建的西欧方面军,人数规模在四十八个师,总兵力在五十万人。
如此一来,苏军兵力总计一百二十一个师,火炮数量为7000门,坦克在3000辆以上。
在魏玛共和国初期,苏德正处于蜜月阶段,那个时候玛利亚就已经准备大幅度提升苏联空军规模。
所以,从1921年开始到现在1940年,苏联空军已经达到了一个恐怖的规模数量。
如今苏联空军装备各型飞机在1.3万架,其中作战飞机为7565架。
熟悉制空权的重要性的参谋部,为了应对英法德三国联军,将派遣到前线的各类飞机规模,扩大到6565架。
总兵力约为一百二十万,而且还会继续扩增。
这已经是倾全力,只为打破禁锢,打出一个未来。
但同样全力以赴的,还有现在的nazi德国,法国也在后续增派了援军过来。
就此,法军四十二个师,英国二十六个师,加上德国的四十一个师,总兵力在109个师,其规模与苏联几乎持平。
但是,在其他方面则有所不同。
火炮上,英法荷德四国总数为13900门,比苏军要多一倍,坦克数量上在4837辆,也同样比苏军多,但是飞机数量,却只有3500架。
也就是说,苏军在陆上的坦克和火炮上处于劣势,可是在空军上却占据着绝对优势。
这并不代表苏军坦克数量不足,而是玛利亚对制空权的看重,使得苏军在这场战争中,投入更多的空军。
而且,就在这场战争之前,最新型的t34坦克正在扩大其量产效率,这将会成为苏军的主力坦克。
只不过这次战争的主角依旧是空军。
就此,双方在易北河这边展开了对峙。
只不过这场战争并不是单纯的数量比拼,还是质量上的对峙。
为了避免战术指挥出错,潜伏在英法德还有荷兰的各位克格勃特工,展开了前所未有的大行动。
尽管英法德三国的军情机构也展开了相对应的反间谍工作,但依旧有部分情报被克格勃给窃取出来。
而这里面,就存在着有关于德军和法军的主力坦克。
&nbrb1bis,拥有当前最厚重的60mm装甲,口径为47mm+75mm还有两挺机枪。
而德军是以四号坦克为主,配置火力为短75mm火炮,还有两挺机枪,装甲厚度30mm。
其实在请报上还写了更多的坦克,有中坦,轻坦和其他型号的坦克,但这些坦克都缺乏详细数据。
朱可夫和玛利亚就对这些数据展开了分析。
参谋室中,朱可夫直接把苏军的坦克数据摊开,为首的主战坦克便是bt-5、bt-7和t-26这三款坦克。
这三种坦克都是轻型坦克,尽管在机动性很高,但是在火力上却显得有所不足。
苏军的部分坦克配置了无线电通讯,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坦克之间的协同作战。
对此朱可夫要提出了一个建议。
“将坦克与步兵结合在一起,实现步坦协调。”
“是要改变战术吗?”
朱可夫点着头:“是的主席,闪电战只能打出其不意,可是在硬碰硬的正面战场上,只有协同作战才能有效。”
对于朱可夫的话,玛利亚是认可的。
之前他们发起闪电战,迅速攻陷柏林,其核心因素不仅仅是装甲部队的集中布置和空军的突然袭击,事实上还有出其不意的‘诡道’。
但现在不行了,大家都走在了正面战场上。
而且集中装甲部队是有隐患的,如果苏军集中装甲部队,在左翼发起进攻,那代表右翼严重缺乏装甲部队,此消彼长之下,右翼战场上敌军也有装甲优势。
而且英法德三国的坦克总体而言,数量多且质量更强,真要打起来还真不容易。
但玛利亚还是有一个问题担忧。
“全部兵力都集中在德国的北部进行作战,那么南部方向不用考虑吗?”
朱可夫沉思片刻,摇头说道。
“德国的地形特点是,地势南高北地,南部的地形多为山地,坦克很难通过。”
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