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有所作为。
当玛利亚听说农村soviet的原来负责人也是叫钱德拉时,她曾一度认为,那位印度狠人真的投靠到soviet来了。
得知农村soviet的钱德拉死去后,玛利亚还难受了好一阵子。
如今,得知真正的钱德拉·鲍斯还活着,并且找到了约瑟夫后,玛利亚这才有所放心。
只不过,根据上辈子的记忆,钱德拉在寻求苏联帮助这件事上,失败了。
真正原因并不清楚,但初步推断,恐怕是与利益有关。
毕竟,钱德拉并不是左翼,也不是社会主义者,更不是gc主义者。
他是仇英的民族主义者,如果英国与地狱为敌,钱德拉甚至会为地狱说好话。
正因为这样的身份,约瑟夫不答应钱德拉,其本身也属正常。
如今,知道这么一号人物出现在苏联,玛利亚立即来劲了。
要知道,钱德拉·鲍斯所主张的土地改革,就是彻底性的。
而且,钱德拉·鲍斯的风格,跟甘地和尼赫鲁有着巨大差别。
他的到来,完全为印度人民带来了武德、以极其粗暴的方式带来无产阶级性。
如果说,甘地让英国人看到了数以亿计的印度人,可以真正地组织起来。
那么,钱德拉·鲍斯则是让英国人看到了,那成千上万的印度人的血性,他们是敢于用鲜血去换取自由和独立。
就是这么一号人物,却在前往苏联途中意外身亡,玛利亚不得不怀疑,这里面究竟是不是有什么阴谋。
但那都是原时空的事情,如今,鲍斯找到了彼得格勒,玛利亚就不得不多关注几分了。
当然,玛利亚还是得考虑一件事,那就是如何将鲍斯拉入到印共这边来。
鲍斯所追求的是民族独立,印共所追求的也同样是民族独立。
鲍斯认为的土地改革是彻底的,是消灭地主阶级的,同样,印共所要做的也是如此。
只不过,考虑到鲍斯原来的政党就是国大党,而且他还真的是找过nazi和日本,玛利亚不得不慎重考虑。
左思右想过后,她发现可以让鲍斯和农村soviet的辛格进行配合。
鲍斯是带有冒险主义特性的,辛格则是稳健派的一种,如果让他们二人进行合作,或许能产生化学反应。
更何况,让辛格去监视鲍斯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当然,这些都只是暂时性考虑。
联想到鲍斯的路径是nazi德国和日本,如今来到彼得格勒,恐怕会被内务部稍微指点一番。
要让鲍斯行动起来,并且将其作用在印度里面,玛利亚不得不插手干涉。
于是乎,她给彼得格勒那边回了一封电报,希望能够考虑鲍斯的提议。
玛利亚的电报很快就落在了约瑟夫的桌案上。
关于这份电报的内容,约瑟夫几乎是皱着眉头,将其全部看完。
确实如玛利亚所说的那样,约瑟夫并不接待鲍斯这么一号人物。
他先后找到nazi德国和日本,最后才是来找苏联。
前两个国家的特性,便足以让约瑟夫心生怀疑,怀疑这个叫做钱德拉·鲍斯的人,是不是他国派遣过来的卧底。
确实,德国战役结束之后,nazi德国已经没了,即使西德一直在英国和戴高乐的保护下苟延残喘,但军国主义的日本依旧还在。
这小日本可是真真正正的威胁。
正因如此,约瑟夫不得不怀疑对方的立场。
更何况,钱德拉·鲍斯的到来,并没有带来什么。
除了几名助手之外,他就是孤家寡人,既没有钱也没有兵。
钱和兵没有就算了,他甚至没有军衔,没有国家地位,他原本在国大党的职务,也因为甘地的要求而被开除。
试想一下,一个啥都没有的人,突然间跑到自己面前,然后希望自己能够给他提供足够的兵力、钱和武器装备。
而他所提出的报答,是在印度得到独立解放后,彻底亲近苏联。
这种要求,就像是‘我跟你订婚,的订婚的彩礼是两千万,你还得必须先付钱,至于我跟不跟你结婚,那是以后的事’。
说白了,这就是一项风险订单。
能成,印度将会成为世界革命的重要一环。
不能成,苏联对印度的投入将会功亏一篑。
更何况,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