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soviet力量虽然被打得七零八落,散落在印度各地,但印度的soviet力量依旧还活着。
吶自家力量还在,那为什么还要资助一个,有着极大嫌疑,而且风险极大的外来人呢。
约瑟夫可不是一个愿意吃亏的人,他已经开始琢磨着,如何打发掉钱德拉·鲍斯。
可是就在他琢磨这件事的时候,玛利亚的电报发了过来,并且提出要求,无论如何都要留住鲍斯。
对于这件事,约瑟夫表现出极大的不理解。
养一个外人,这都是什么跟什么啊。
要知道,成功与农村soviet的主要负责人辛格取得联系之后,约瑟夫便给了玛利亚授权,允许她调动更多的资源去进行工作。
但是,钱德拉·鲍斯就不一样了。
他的前身可是国大党一员,那是拥护大地主阶级的政党,在约瑟夫眼中,那就是十足的反动派啊。
这样的人,真的能信任吗?
如若没有玛利亚在,约瑟夫会毫不犹豫地拒绝。
但玛利亚的建议,却让约瑟夫无法忽视,因为苏联现在所走的方向,都与玛利亚的各种提议有着密切关系。
紧捏着手上的这份电报,约瑟夫决定拉个人过来商量一下。
于是乎,已经担任了中央检查委员会委员的苏斯洛夫,被约瑟夫给叫了过来。
现在的苏斯洛夫,已经走上了属于自己的政途。
虽然,他的政途有玛利亚和约瑟夫这两个大佬提拔,但苏斯洛夫确实是有这样的能力和天赋。
为了培养苏斯洛夫的政治能力,他被推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
由此可见,现在的苏斯洛夫已经步入属于自己的节奏,而他的能力也确实得到了政治局的认可。
当苏斯洛夫到来时,约瑟夫二话不说,直接把电报推到他的面前。
一边抽着烟,一边对他问道。
“你认为,这种曾经是反动势力的家伙,能够被我们所重用吗?钱德拉·鲍斯真的有玛利亚所认为的价值吗?”
苏斯洛夫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认真翻看着电报上的内容。
待他看完后,又陷入了片刻沉思。
按照他的思路,这种人确实不值得去投入,因为这里面的风险很大。
他们就应该继续给印共进行投入,给印度soviet提供更大的帮助。
但是,玛利亚的电报却让他不得不在意。
苏联的多次道路选择,都与玛利亚脱不了关系。
最典型的就是一开始的道路选择。
那时候,政治局大部分人都认为,应该走布哈林的新经济政策,毕竟那时候的苏俄,其内部结构其实还是农业占据很大比重。
然而,在玛利亚的极力协调之下,还是走向了城市工业化。
最终苏联确实走向上好的发展。
所以,在有些时候,苏斯洛夫对自己的玛利亚老师,有一种近乎于盲目的信任感。
这份信任,促使苏斯洛夫会更偏向于玛利亚的方向去进行思考。
可即使如此,苏斯洛夫还是无法得出,玛利亚为什么会如此重视这么一个人。
他既没有钱,也没有兵,更没有势,他的有的,仅仅是在印度内的声望。
可是这份声望也不是压倒性,尼赫鲁和甘地的声望和影响力也同样巨大。
无论怎么想,苏斯洛夫都不可能知道,玛利亚之所以如此自信,只因上辈子的记忆。
虽说苏斯洛夫不可能想到这一点,但他还是愿意相信自己老师的选择。
毕竟,自家老师做出了很多选择,大部分都是走向好的。
想通这一点后,苏斯洛夫抬起头,向约瑟夫说道。
“玛利亚主席这么做,一定有她的深意,所以我的建议是,可以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