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红色玛利亚 > 790.印度哪有什么民族,都是散装的

790.印度哪有什么民族,都是散装的

当她看完报告时,玛利亚立即明白,她需要解决三个重点。

只有当这三个重点被彻底解决,印度的问题才会好办,而他们的投入才会得到回报。

第一个重要,格里芬的发展方向。

第二个重要,经济渗透的可持续性发展

第三个重要,印巴的民族解放资金投入。

第一个,格里芬的发展方向不能只停留在拖拉机了。

一开始的构想里面,确实是以拖拉机为主,这是很适合农业国家的设备。

然而,单单从这些地区的贫穷程度去看,拖拉机能有作用,但并不足够。

如果要实现经济渗透,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符合当地民生民情。

所以,玛利亚在自己的构想中,打算给格里芬拓展一下新的发展方向。

例如农业,又例如土木工程。

这些事情自然是要大投入,钱的问题不可能少。

幸亏,苏联现在的经济稳步发展,又因为没再进行战争,高端科技产品蓬勃发展,自然资源的开发也取得了很多专利成就。

单单是吃专利费用就已经是很大一笔钱。

如此一来,给玛利亚提供的活动资金,自然能多很多。

更何况,这些投入看似无底洞,可是跟战争时的经济消耗一比较,那就是一根毛。

所以,当玛利亚向彼得格勒提出资金调动时,约瑟夫看都没看直接就批准了。

得到更多资金投入后,玛利亚便开始给格里芬拓展业务。

农业方面,招募了大量的农业人才,他们将会支援到印度,给予他们农业上的技术支持。

土木工程方面也是如此,为了让土木工程发展起来,他们更是从苏联那边带来了大量的设备和器材。

这些方面的拓展,就是为了让格里芬公司,可以在印度这里扎根。

当然,第一个重点也同样存在着弊端和困难,那就是地主的问题。

北方邦和中央邦确实是穷,但穷归穷,这里依旧有着数量不少的地主。

大量肥沃的无地都被这些地主给霸占了,大量百姓不得不栖身于地主的管理之下,成为农奴一般的存在。

当然,也存在着一定量的富农和中农,但数量很少。

里面的农民矛盾也很激烈,这里面所夹杂着的矛盾并不只有土地占有问题,还有宗教问题,还有外乡人和本地人的矛盾。

矛盾如此激烈之下,农业发展就更加困难了。

当然,玛利亚是没打算一下子把印度的农民、农业和农村三农问题给彻底解决。

这不可能,也不现实。

但至少,可以让格里芬公司在农业拓展方面,得到延伸。

更重要的是,当格里芬开始务农时,隐藏在山林里面的游击队,可以以‘工农’的身份加入其中。

毕竟,在这个信息匮乏的时代里面,只要他们不说,也没多少人能知道对方是游击队成员。

这样一来,便可以解决游击队的粮食问题,也可以加大生产力。

当然,地主问题还是一个不好解决的困难点。

至少短时间内,要想彻底解决地主,都不现实。

按照玛利亚的猜想,起码得到彻底对峙的时候,才好打地主。

这是第一个重要点,而第二个重要点,是经济渗透的可持续发展。

自从玛利亚接管了印度革命的工作后,她在这里投入的资金,那是每日剧增。

印度革命那是势在必得,而他们的投入不能没有白白浪费。

所以,对于印度未来的工业发展,格里芬可以成为一个主导。

这里所指的工业,并不局限于重工业,还有轻工业,甚至是农业方面。

第一个重点是对农业的拓展,当拓展得以实施,那就是农业的发展。

只要能够在必需品中进行生根发芽,格里芬的无底洞投入必然能够得到回报。

如若印度革命得到了成功,格里芬将会代表着苏联国企,与印度政府进行更加深入的合作。

当然,这必然是未来的事情,回报也只能等到未来才能回收。

第三个重点,同样是最重要的一个点,那就是对印度民族解放的投入。

摆在印度面前的主要矛盾,必然是印度的民族独立。

当然,印度的民族独立跟震旦的民族独立有着很大区别。

震旦的民族独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