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祸起萧墙 > 第五十五回下

第五十五回下

自己的否定而丧生或者伤残。他要拯救生命,助她一臂之力,帮助她圆梦。于是,接过那杂乱无章排列的文字,谢绝了一切应酬,仔细阅读后,感觉自己遇到麻烦了,那淫秽的故事散乱的凑在一起,毫无规则的东拉西扯,没有文学价值的村子是非、流氓阿飞鬼混、市井无赖、胡乱伦理的杂乱无章的恶劣组合诚所谓小说,无奈,在做好编辑的同时,晚上,常常加班到午夜,终于在半年内让那些不足九万余字的低俗故事成为可以读的作品,写了35万字打印并发电子版给她,并花钱请人打印装订成册送给吴良兰。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杨志清发现了新时期城乡人们存在着不少问题,看到社会负能量显现,尤其是农村的道德堕落,让他越来越忧虑。他要学习鲁迅唤醒时代和误入歧途的人们,深入农村、街道、劳务市场,甚至低俗地段做了大量的调查,耗时五年,运用利用哲学和历史学观点撰写破除二元结构的书籍,提出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付梓印刷引起社会和上层的关注。

人一旦良心坏了,什么事都可以做出来,不惜充当别人手中的武器。无德作家、评论家、出版人和记者害怕泾渭市编辑出版的这套丛书,抢了自己的名头,想出由头打压。嗜钱如命的吴良兰良心坏了,天然自私的属性膨胀了,毫无廉耻的大量运用了老杨的文字和创意,侵吞了别人的打印装订草案,修改一番,到处利用乱编的故事,吸收爱心人士的善款印制成书出售赚钱。

天府文化界的败类们知道了吴良兰说的事大感兴趣,于是动用政府资金扶持出版了另类小说,大肆贩卖违背社会道德的故事,成为农民发泄无聊的马桶。他们私下协商干扰这项宏大的工作,让她付诸东流。

杨志清正在紧张地处理编辑民俗故事,突然,一阵疯狂的脚步声传进耳膜。他抬起头来,只见吴良兰带领几个人气势汹汹狄创进工作室,完全失去了当初拜师谈合作时的可怜相,一副“小人得志更猖狂”的骄横写在脸上。只见她满脸横肉凸出,狼眼放出凶光,声嘶力竭道:“杨志清,我来找你讨公道。这是我请的律师记者评论家朋友,你盗用了我的作品,你说怎么办?”

杨志清吃了一惊,眼前这个女人前后变化如此之大,一个从前的谦虚求教者,怎么一下子小凶神恶煞似的。我当初的笑话果然验证了,我倒要听听她为什么如此,就微笑着说:“小吴,你怎么如此健忘,当时交给我的是什么?你自己应当明白吧。”

“那是我辛辛苦苦多年写的,与你有什么关系?”

“这个脚本是谁给我的?当时是什么样子?谁是真正的创作者,你忘了自己合作的承诺了吗?”

“你别转移话题,少来这一套,签订的协议呢?我在版权局注册了,文字受法律保护,你仅是修改了一下。”矢口否认杨志清艰苦创作绝大部分内容的事实,真正的剽窃者摇身一变成为受害者。

杨志清很好笑,嘲弄道:“你的作品,我怎么能够得到?你自己说得明白的。哈哈哈。”

律师发话了:“杨先生,你也是文化名人,我的当事人是农妇,她是死猪不怕开水烫,而你就不同了。你是想和解,还是想打官司?如果新闻曝光,你会知道后果的。”

他们罔顾事实,律师、小报记者双管齐下,搅得杨志清难以做事,心想丛书大事,他一阵心寒,猛然想起古人云:君子要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楚。在“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狡狂有作,礼崩乐坏”的文坛,我只能选择退避三舍了。唉——罢了,我只能为自己的善良付出代价了。

杨志清为了腾出时间干正事,实在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应付,他们的无理取闹,实在无法应付,支付了讹诈者一笔血汗钱。然而,吴良兰还不罢休,拿着老杨的文字出书彰显自己的文采,四处诋毁是老杨抄袭她的作品,陷老杨于不义。

在社会仇富仇官仇名人的时期,杨志清不想辩驳,忍受社会同行的白眼,身处逆境的他为了民俗系列丛书,接受显失公平的条件,迅速了解麻烦,很快从不快中走出,带领他的团队呕心沥血,几经修改,一套民俗文化丛书隆重推出,泾渭市的新鲜变化令他心神欣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