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肯定会提议两人到校杨比个高低。不想听下去的王兰英,便来到了帅府,探望康复中的穆桂英。怎么说她也是女子,要比那些男子方便的多。
“这就是我的干闺女?”坐在穆桂英的床前,王兰英看着自己的干闺女,脸色相当难看。
听说穆桂英中箭,王兰英根本也没将事情想的那么严重。可来到融州之后,才听说穆桂英不仅是受了伤,还中了毒,这才心急火燎地来到了帅府。再看到早产的女婴,这位爽朗坚强的女将军也掉下了眼泪。
在杨排风的指导下,王兰英小心翼翼地抱起小女婴,神色是前所未有的温柔。而在想到什么之后,王兰英才看向穆桂英轻声道:“妹子,这孩子取了名没有?”
“还没,妹妹打算让府里的老太君取呢。”穆桂英看着刚刚有点模样的闺女,脸上也挂着笑容。
王兰英却眨了眨眼说道:“从汴梁城到这里,一去一回的时间也不短,不如先取个小名叫着吧。我听铜鼓山附近的老人说起过,小娃娃取个小名好养活。”
“哦,这样啊。”穆桂英在穿越之前,也听说过。说是小孩子取个越不好的名字,越好养活。可是取什么名字,穆桂英一时之间,还真想不起来。她可不想叫自己的闺女,什么二丫的。
看着王兰英,穆桂英突然一笑:“王姐姐,你也是孩子的干娘了,不如你给她取个小名吧。”
“我?”王兰英的眼中,立时现出惊喜。可想到什么,又有些遗憾地说道:“杨兄弟是孩子的亲爹,还是让他娶吧。”
“宗保?他现在正忙着呢,那里顾得上这个。再说,只是个小名,谁娶都是一样的。”穆桂英看出王兰英的意动,便催促她给娶个名。
王兰英见穆桂英不似假意,心中很是开心。想了很久,才小心试探地说道:“叫金花如何?”
“金花,杨金花。”穆桂英在心里念了几次,突然想到在关于杨家将的评书、戏曲中,穆桂英的女儿好像真的叫做杨金花。而且,隐约间,穆桂英也有那么一个印象,这个杨金花也是很历害,好像还得到当时的皇帝的称赞呢。
想到这儿,穆桂英不由的一笑:“姐姐的取的这个名字好,就叫金花吧。”
自己的闺女有了名字,穆桂英的心中好像又放下了一件大事,也精神了不少。继而再与王兰英聊天时,便提起了丁普。听王兰英说起丁普在柳州的举动,穆桂英的脑子又动了起来,轻声道:“丁谓这是在为丁普‘打基础’、‘争功’呢。”
王兰英的脑子也不笨,听到穆桂英这么一说,也醒悟过来。丁普千里迢迢来到广南西路,做了招安军队的参议,肯定是有目地的。而如今来看,丁普所表达出来的意思就是将王兰英的手下,全部拉拢过去。
待到平叛之时,丁普再将王兰英孤立,带着那些山贼立上那么一小功,丁谓再在朝庭上努力一些。那丁普回到汴梁城之后,就一定会平步青云,扶摇直上的。为了丁普的前途,丁谓可真是煞费苦心了。
“王姐姐,你三番五次阻止丁普的行动,他一定会急的。”穆桂英想到丁普的为人,便意有所指地说了一句。
王兰英的神色微微一顿,才道:“你的意思是,他会一直这么做下去?”
“我猜,他不仅会一直这么做下去,而且还会越来越隐密,越来越不容易让你发现。”穆桂英想到目前的局势,突然若有所思地说道:“大战再即,丁普所做之事,肯定不利于平叛。”
王兰英见此,便知道穆桂英肯定有了什么主意,便又问道:“妹妹可有什么一劳永逸的法子?”
“这个,妹妹还不没有想到。”穆桂英看着杨金花,轻轻地说道:“不过,妹妹可是知道,‘攘外先安内’。”
“‘攘外先安内’?”王兰英眉头一皱,可随着时间的关系,她的眉头又慢慢舒展开来。
与此同时,杨宗保也在一处隐密地地方,单独地会见李达,桂州的知州。两人所谈论地内容,与穆桂英、王兰英所谈的差不多。因为,这段时间里,钱惟演也是非常地不老实。这让李达担心钱惟演会在关键的时候,出什么乱子,影响到平叛……
第一六二章 攘外先安内(下)
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李达已经看出了钱惟演这位安抚使的目地。表面上,钱惟演是代表朝庭,来安抚受战乱之苦的百姓。可实际上,他却是抱着某种目地来‘找茬’的。而主要的‘找茬’对象,便是杨宗保及他身后的杨家。
虽然钱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