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巾帼红颜:穿越之我是穆桂英 > 分章完结阅读106

分章完结阅读106

演极力地掩饰,可李达也不是吃干饭的。陪着钱惟演去了几个州府,李达便察觉出,他与各位知州的闲聊中,多数是在询问平叛大军的状况。这次穆桂英遇刺,钱惟演便显的非常地兴奋。所以,杨宗保的书信一到,钱惟演便立刻提出来融州,让李达立时提高了警惕。

“李伯父的意思是,钱惟演还可能会拿这件事‘做文章’?”杨宗保眉头微皱,心中对钱惟演增加了几分厌恶。

李达捋胡须点头道:“钱惟演的人品姑且不论,就他的才能是非常的出重的。如果真让他找到什么借口,很有可能会‘小事化大’,大事变成不可收拾的地步。”

“那就不让他有那个机会找到借口。”与穆桂英相处时间长了的杨宗保,也多了些穆桂英式的思维。看到李达似乎有些不解,杨宗保便微微一笑,说起自己的主意来。

话说,这安抚使在宋初之时,是专门巡视经过战争或受灾地区的大臣。而在赵恒登基之后,便有大臣提议全国各路都设安抚使,专门用来管理各路的军事,以分散各知州的权力。不过,这件事还没有正式地定下来,所以,这安抚使在地方的州府中还真没有什么权力。

丁谓极力促成钱惟演做这个安抚使,恐怕也是抱着这个目地。他虽然是枢密院的枢密使,可他毕竟是文官,不能征战疆场立军功。因此,在朝堂上,很多的将军就不买丁谓的‘帐’。例如,杨家。

除了杨家等功勋显着的将门之外,一些将官表面上对丁谓很是恭敬,可实际上还是看不起,这个文官来管理大宋朝的武将。以丁谓的才智,自然是很清楚那些武将的心思。而且当赵恒经过穆桂英的‘挑唆’,对丁谓有了芥蒂,他的心中便模糊的有了一个想法。

随着平叛大军大胜了一场,让赵恒高兴之余,好像又恢复了对杨家的重用。丁谓突然之间便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让赵恒永远地重用他,那他就要有让赵恒值得那么重用他的资本。

分析着朝局,丁谓看得很清楚,朝庭上的百官之首是寇准。丁谓要想取而代之,还不是时候,他暂时也没有那个能力。而枢密院也是大宋朝最重要的地方,因为他掌管着大宋朝所的军事。如果将大宋朝的军事,紧紧地抓在手里,赵恒对丁谓不可能不忌惮,不重用。

于是,丁谓便想到了他的儿子丁普。丁普虽然不是做大元帅的那块料,可让丁谓得意的是丁普还年轻。只要有那个机会,丁谓就能将自己的儿子丁普,打造成杨六郎那样的人物。

谋略不行,可以找军师;武艺不行,可以找贴身的侍卫。而这军权却是要抓在手里,才是最重要的。

为了这个目地,在赵恒准备派人南下犒赏平叛大军时,丁谓便将目光也投向了广南西路。从赵恒对南国的叛乱可以看出,安抚使的作用,很快就会有了新的变化。

丁谓也是抱着这个目地,极力促成了钱惟演来做这个安抚使。当然,丁谓也不是就那么信任钱惟演,才将推了出来。其实,丁谓也是有些厌恶钱惟演的性格的。不过,丁谓要扶持丁普进入军中,自然需要一个靠山来帮助他。而钱惟演这个丁普的岳父,便是最好的人选。而对于杨宗保,丁谓也是想着让钱惟演在某些时候,做一些小小的助力,达到他的某些目地。

丁谓的这些心思,外人自是不知道。不过,泛是在官场多年,头脑也比较清醒的人,却是能看出一二来。像李达在钱惟演的这些举动中,就有了一些明悟。而穆桂英却因为经历了两世,也深知丁谓的性格,才看出他的目地。连带着杨宗保等人,也是小心地防范着。

所以,在杨宗保说出自己的主意后,李达只是愣了那么一会儿,便明白杨宗保的意思了。

想着杨宗保不像李达的弟弟李迪所说的那样直率,李达点了点头,呵呵一笑:“宗保的意思,伯父明白了。待回到桂州之后,伯父便安排钱惟演去各个州府走一走,看一看。相信,待他走完了那些州府,你这里也差不多了。”

“李伯父放心好了。你只要安心地陪着安抚使就行了,与南国之战,宗保定会全力以赴,尽快剿灭南国的。”杨宗保想着只要自己的背后没有人做小动作,他也能安心一些。

杨宗保与李达达成了某些默契之后,便各自离开。李达回到了杨宗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