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个菜给烧好,老叔开始招呼大家上桌。
“张安这雀儿炸的可以哈,香酥脆嫩,吃起巴适。”
“那还用伱说,人张安做菜那手艺,开馆子都足足有余。”
张平给大家倒了一圈酒,老叔端起碗来,大家都跟着喝了一个。
大家开始吃菜的时候,老叔开始跟家商量事情。
众人虽然手里的筷子没有一丝要停下来的意思,但都把耳朵竖起来听。
“去年村里村里确实有些钱,但还没给大家分,相信不少乡亲们都还惦记着,今天咱们就说说这个事情。”
一提到钱的事情,大家听到就更加认真了,有的甚至都把筷子给停下来。
毕竟事关自身的利益,肯定得仔细听,生怕听漏了什么一样。
“年前村里大家开大会的时候,都跟大家讨论过,村里是否要盖上一批院子,用来租赁给外地人的事情。”
在年前开大会的时候,村里把大家都叫到一起
老叔就已经把这个事情跟大家说通,但并没有当场决定下来。
因为有的村民支支吾吾,也没有说赞成或者反对,都说回家去商量一下。
当时拿不定主意的人比较多,所以这事情就被搁置下来。
“年前呢也都让你们去统计了组里的村民的已经,现在都把组里的情况讲一讲嘛。”
就是村里张建文还有会计出纳之外,其他的基本就是村里的各个组长。
张建文把张安喊过来,因为这事情是当初张安跟他们一块儿商量的。
“我们六组这边,总共十户,都持赞同意见,全票通过。”
见到没人开口,张建国就率先说了两句。
六组的人,基本都是亲戚,就是张安那几个叔伯家里。
然后还有黄二爷一家子、周洋家里和还有刚搬来的李宏斌家。
原本有李进彪一家在,他们大概率是六组里面唯一不赞成的一户。
但现在,他们已经移出长箐,自然也不在六组里面了。
现在的六组村民里,基本都是算是自己人。
即便有些拿捏不定的,后来开完会回去就找了张安父子俩询问。
虽然张安并没帮他们决定,只是帮着他们分析,但最后他们还是跟张安家一个态度。
有了张建国带头,其他的组长都跟着开了口。
“老叔,一组七户同意,三户想要分钱。”
“二组六户同意,五户想要分钱。”
“三组四户同意,六户想要分钱”
张安听了半天,好像不赞同的人家还挺多的,都不太看好村里搞的这个院子租赁项目。
除了六组之外,其他每个组都有不赞同的人,想要直接拿钱。
村里的老叔他们几位听了以后,也都沉默住了。
他们原本想到是要么同意的或者反对的人占了大多数,直接少数服从多数。
要么干,要么不干,可现在,差不多半数对开,这到底要不要干。
不干嘛,他们觉得太可惜了,村里有这个优势,而且这个主意也非常好。
可村里坚持要干的话,投反对票的人数不少。
虽然可以强行用少数服从多数,可以后的事情说的准。
“要不这样吧,咱们把去年要分的钱算一算,那些不赞成的咱们就把钱发给他们,剩下的钱就用来盖院子。”
很快,会计黄为民把自己的想法当着大家的面说出来。
“以后这些院子不管是赚了钱,还是亏了钱,都跟那些分了钱的人没关系。”
张安一听也点点头,这法子可行。
“这样会不会不利于村里集体团结啊?”
老叔思索了一番,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这要是亏了还好,那些分了钱的人肯定很高兴。
可是要是这院子全都租出去了,那就相当于每年都可以分钱。
到时候看到人家年年分钱,这些人心里肯定有怨怼。
虽然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可眼红这种事,从来没人会找自己的道理。
“叔,你这话就差了,我倒是觉得这个法子非常可行,风险跟机遇一直都是并存的。”
确实老叔是从集体的方向考虑,很多人眼红以后会影响集体的团结。
张安觉得,都是成年人,自己做的选择,那就自己承担后果嘛。
后世有一句话,叫做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