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企图袭扰、迟滞,途中与北上会合谢玄的何谦遭遇,在白马塘以西被水陆两面截击,当场阵亡。
骑督为魏晋时统率骑兵的中级军官,中、外兵各军之中大多都设有此职,相当于品秩中下的杂号将军。东汉末年,孙坚讨伐董卓,董卓以胡轸为大督护、吕布为骑督,统兵攻打。三国时,成济与兄长成倅受司马昭心腹贾充指使,刺死魏帝曹髦,成倅当时的职位就是骑督。
晋军小胜,士气提振,谢玄又通过俘虏,确认秦军没有大部骑兵配合,并得知秦军乏粮,于是改变计划,全军攻向三阿,与守城的田洛、戴逯内外合击,形成反包围。
秦军方面,金俱难又一次提议退兵,可彭超仍是犹豫不决,他寄望于留守淮阴的邵保,成功向盱眙转运军粮,以及毛当、毛盛所率二万骑兵能够及时回援,从而扭转战局。
可谢玄的三万人,配合田洛、戴逯的两万人,秦军的兵力优势已经不明显,而彭超面临两面夹攻,至七月初,仅仅坚持了不到十日,就因断粮导致全军崩溃。
秦军重新组织后,随即退往盱眙就粮,谢玄会合田洛,紧跟着进抵石梁,东北方向是三阿,西北方向则是盱眙。
石梁城在商周时古名卑梁,春秋时为吴国边邑,东晋时城池建于商代古城遗址之上,地处石梁溪南岸,下游向东连接樊梁溪,汇入樊梁湖。
谢玄不给秦军喘息之机,与田洛、戴逯合兵,率五万晋军进攻盱眙。彭超为了保护退路和漕运,被迫迎战,秦、晋两军在城北君川交战。
彭超跑路到盱眙时,已经不再存有侥幸,决意撤军,于是以适应邗沟较浅航道的一种平底舫船,并列作为桥梁,迅速架设临时浮桥,意图退往淮北。
却为谢玄察觉,以参军刘牢之率军自水面突击,一举烧毁浮桥,直击要害,秦军士卒因后路再次被断,兵无战心,心中惊惧,争相逃亡,而来自淮阴的运粮船队,失去接应后也被谢玄督护诸葛侃、单父令李都领军破袭。
彭超、金俱难只得入破釜塘退往淮阴,秦军大败后,士卒争相登船,溺死者不计其数,六万大军连败之后已经折损近半。
晋军取得兵力优势后,谢玄反而没有急于在水面上以快船追击,只是下令缓缓尾随,集结各部调整攻击次序。
秦军留守在淮阴的邵保,在派往三阿、盱眙的运粮部队接连损失后,所部兵力不足五千,接应彭超、金俱难等部败兵后,士气如传染一般,也变得人心惶惶。
这种情形下,秦军由于船只运力不足,彭超等人认为分批摆渡撤退,极易引发营啸,于是在淮阴再次并船修筑浮桥。
秦军此时一心想着撤回淮北,毫不遮掩意图,很快就被晋军侦查得知,并派出小股水军拖延建造进度。
短短几天后,此时已经是七月中旬,趁着淮水夜间大潮,谢玄以何谦、诸葛侃为将,率晋军水师船队发起火攻,秦军被迫接战,天时、地利、人和一样不占,浮桥被毁,逃生无路。
仅王显因为家学渊源,精通天文,提前设防,率本部二千强弩营精锐溃围后,护着几乎只身逃出的彭超、金俱难登船,退至淮北,秦军余众约四万人一夜尽没,邵保也在乱军中被何谦麾下士兵杀死。
败讯传出后,毛当、毛盛随即率军北归,晋军骑兵稀缺,无力拦截,只得乘船望尘目送。
彭超、金俱难回到淮北后,分别上表长安,作出陈述,因屡劝不听金俱难自觉不忿,一并告发彭超指挥失当。苻坚获悉经过后,罕见的在朝会上发了火,即刻下令以槛车押送彭超还都,下廷尉狱,同时削去金俱难官爵,贬为庶民。
彭超不欲受槛车入京之辱,于彭城待罪时,自尽于狱中。三年前,彭超任兖州刺史之初,曾在濮阳城南,为邓艾庙立碑,立志效仿其灭蜀一般灭晋,最后却落得相似的下场,至死仍心中不甘。
前燕灭亡后,范阳涿县人郦瑛作为降官仕秦,吕光在洛阳收捕据城兵谏的苻重后不久,奉命入蜀平李乌之乱,郦瑛也由苻洛麾下被调任为蜀郡太守,其子郦绍在淝水之战后,跟从慕容垂,为后燕濮阳太守,郦绍的曾孙郦道元作《水经注》时,就记载了彭超于邓艾庙立碑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