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贵族阶级的核心人物。
他必须讨好对方,同时也要照顾好对方。
而且兴登堡确实给他的军队带来了巨大的改善,不再出现‘将有令而兵不从’这样的现象。
即使凯末尔对泛突厥主义政策十分反感,但只要对方还是爱着土耳其,他就不可能离开。
用爱国主义捆绑凯末尔,这是恩维尔认为最合适的手段。
因此,他给予了凯末尔军长一职,并且让他成为一个集团军的指挥官。
很快,来自西面的战争打响了。
兴登堡临危受命,他必须赶赴东普鲁士,击溃入侵而来的俄国军队。
但兴登堡离开之前,给了恩维尔一个忠告,别轻易进攻亚美尼亚。
恩维尔笑道。
“如今的俄军两面作战,他还能分心开阔
兴登堡摇头说道。
“你要担心的不是俄军,是高加索方面军。”
这是他临走前留给他的话,尽管恩维尔并不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很快,由兴登堡和鲁登道夫负责的坦能堡战役取得了巨大成功,让俄军一下子失去了近乎二十五万人的战斗力。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恩维尔的野望从心而生。
他开始组织军队,并且对高加索地区虎视眈眈。
根据情报所示,高加索边防军只有不到五万人的规模,即使是进行大规模总动员,也不可能超过十万。
再说亚美尼亚共和国,这个国家刚成立不久,根据间谍带来的情报可知,亚美尼亚军队不到两万人,武器装备更是紧缺得不得了。
如此一来,便是他们收复亚美尼亚的最好时机。
仍在集结军队之时,参谋长向恩维尔趴下问了一句。
“如果我们成功收复亚美尼亚,里面的人要如何处置?”
“全杀了。”恩维尔帕夏没有丝毫犹豫地给出了答案。
“一群刁民,只会反抗国家,甚至还会把俄国人给引进来。”
“对这种国家叛徒,必须进行大规模屠杀。”
“无论军民?”
“无论军民!”
参谋长明白了,他一点点后退,那双手却发生了轻微颤抖。
不知是兴奋亦或是恐惧。
很快,奥斯曼
负责这场对亚美尼亚战争的总指挥,恩维尔帕夏打算亲自负责。
在八月二十五日,恩维尔帕夏正式向亚美尼亚宣战。
这场宣战很快就传到了俄国彼得格勒里面。
沙皇尼古拉二世也以正式的官方模板,对奥斯曼帝国宣战。
俄国宣战了,法国自然也会一同宣战。
原本还保持中立态度的英国,因为比利时被德军攻陷的原因,如今已向德国宣战。
如此一来,英国也跟着俄国一起,对奥斯曼帝国宣战。
虽说被英法两个大国一同宣战,但奥斯曼帝国并不害怕,因为英法两个跟奥斯曼帝国隔得很远。
况且,因为丘吉尔的原因,有两艘军舰被英国扣留,以至于奥斯曼国内反英情绪激增。
正式宣战之后,尼古拉二世开始考虑对高加索地区进行增援。
负责这场大规模战争的参谋长是尼古拉大公。
他接到了尼古拉二世的命令后,认为由高加索方面军自行战争便可。
原因很简单,现在的俄国兵源说不上紧缺,但也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调运过来。
别看俄国修建了很多铁路,但铁路运输毕竟有限,而且现在的大部分运输力量都集中在西南方面军上面。
为了对东普鲁士的戒备,更需要对已经溃败的西北方面军重新整编。
在兵员上自然会变得越来越紧缺。
要知道,现在的东线战场,俄国可是要一打三,即使人口众多,在战略分布上也会变得紧张起来。
至于高加索方面军。
这一点,尼古拉大公给出了明确的信心。
“公主殿下离开前曾经说过,高加索方面军虽然只有五万人,但只要联合起亚美尼亚共和国的军队,就可以完全性抵御住奥斯曼的入侵。”
尼古拉二世听完后,深以为然,于是便放下权力,只派出几名彼得格勒参谋过去提供支持。
这些参谋过去的目的事实上并不只有提供支持,更是为了监视高加索方面军。
很快,尼古拉二世的指令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