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他们也开始失去对工人的影响力。
‘如果没有你们,那群残暴的白军又怎么可能进得来!’
再一次偶遇中,某位工人这样斥责道。
彼得留拉无法反驳,因为他不知道如何为自己辩解。
而这样的斥责比比皆是。
他们将所有责任都推到了中央拉达身上,而事实上也确实是中央拉达的问题。
毕竟迎接白军,驱逐hong军,就是他们从一开始就定下来的决策。
可是工人们却只能继续支持中央拉达,因为整个西乌克兰里面,也就只有他们在进行抵抗。
按理说应该是这样才对。
但很快,西乌克兰内部出现了不一样的抵抗游击队。
彼得留拉率先发现这一问题。
而且这种不同寻常的游击队并不只有一个,而是两个。
一个负责应对工人,一个负责应对农民。
彼得留拉
而且更让彼得留拉感到威胁的是,负责应对工人的那只游击队力量,似乎与soviet有关。
他们不单能够带动起工人们的反抗意识,其作战能力与组织能力都远在彼得留拉的部队之上。
况且,这支游击队还拥有着十分精良的武器装备。
他们似乎不会有己方游击队的后勤烦恼,有些时候甚至会对工人们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援助。
渐渐地,他们获得了大量的工人支持,成为了彼得留拉的巨大竞争对手。
如果仅仅是soviet的游击队,彼得留拉还是有机会把工人影响力给抢回来。
因为他掌握着更多的工人信息,在乌克兰工人情报上,他占据着绝对优势。
但很快,他发现这支游击队也跟自己一样,能够精准地找到哪些值得发展的工人力量和组织团队。
彼得留拉甚至在猜测,是不是又有哪个同伴背叛到soviet那边去,从而加强他们对西乌克兰工人的影响力发展。
可即使有所猜测,他也无能为力。
因为他们的游击队已经被打压得太厉害了。
为了保证彼得留拉游击队不会得到百姓们的补给,白军会直接抢光大部分百姓的粮食,从源头上杜绝掉他们的后勤可能性。
这导致了他们的游击力量越来越弱小。
连自保都难,更不用说去跟新来的soviet游击队进行竞争。
不久之后,这支来自soviet的游击队逐渐变得强大,其影响力开始覆盖住彼得留拉的游击队。
与此同时,一支从乌克兰南部农村发展而成的力量,也开始成长起来。
但是让彼得留拉感到惊讶的是,这两支游击队力量并不统一。
他们甚至是互相对立,但是在面对白俄军的围剿时,又会达成一定程度上的协助。
以soviet为首的游击队会经常在城市里面作战。
他们以工人为主导,但并不会全依赖工人百姓进行补给。
另外一支游击队则以农村为主要作战方向,因为是农村,所以粮食搞起来也会比较方便。
彼得留拉还发现了这两支游击队的一个最明显特征。
如果说,以soviet为首的游击队,是以红色旗帜作为象征。
那么一直在农村那边进行斗争的游击队,则以黑旗为象征。
一红一黑,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
他们之间相互对立,却又因为目标一致而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协助与扶持。
唯有中央拉达的游击队,成为了孤立对象。
彼得留拉需要他们的力量来维持己方游击队的正常运行。
跟soviet是不可能的,因为soviet已经将他视作为敌人。
所以他选择了黑旗游击队,希望可以获得他们的支持。
只可惜,还未等他做出诚意,就直接遭到了对方的拒绝。
“我们是不会与一个出卖工人农民利益的组织合作,如今西乌克兰的黑暗,就是你们的导致的。”
黑军首领马赫诺义正言辞地拒绝了。
379.无政府主义
什么是疯子?
行那常人所无法理解之事。
什么是天才?
做那常人所无法想象之事。
疯子和天才,往往都有着极为相似的共同点。
而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