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四,宜出行
二月,京郊的柳树已冒出了点点嫩芽,虽然还是乍暖还寒的时候,但已经不用将那厚厚的皮裘裹在身上。护城河畔挑着吃食以及一些孩子和妇女们喜爱的玩具,脂粉,钗环,头巾等小玩意的小商贩进行叫卖。跨过吊桥就出了京城,五百米处是长亭,每到亲友离开时就会在这里辞别或是把酒畅言或是泪流低咽或是一言不语转身离开,长亭都一一见证,但沉默不语。
远处马蹄的踢踏声由远至近传来,长亭熙攘的人们四处散去,只留一青衣男子向声音传来的方向眺望。
“吁~木族长别来无恙啊,哈哈哈哈”上官姬跳下马,步下生风快步来到木清风面前。“上官兄如今一改颓态啊,哈哈哈”另一人也到了,是那位一起辞官的大理寺少卿,谢同羡。
三人的围坐在长亭,谢同羡白皙且骨节分明的双手上下翻飞,带着茶香及花香的茶汤在碗壁上拍打着浪花。这是时下最流行的点茶,一般来说加香料及米面的粉末加入抹茶粉中击打成汤,这样的茶饮一来不会使人妆容花掉,二来也能在正餐前垫垫肚子所以在大型的宴会中十分常见。而直接用茶粉或者加上花瓣磨成的粉末这样提加香气的辅料都是文人和闺阁之中品鉴之用。也有用沸水冲泡的方式,但一般适用于雨前云雾、大佛龙井、白毫银针等顶尖好茶。不过在京城外,路途中这样的好茶用来解渴也是暴殄天物呀!三位虽然都不差这点但是这样浪费还是有些心痛的。其他两人看着谢同羡这样飘逸的动作,心中点头陈郡谢氏虽然沉寂了百年但是底蕴还在这“诗酒风流”的称号倒是无人能及,就看这击茶的手艺游龙戏凤,仙气飘飘果真风流至极。
“谢兄如今有何打算?”木清风端起茶盏轻嗅茶香问道手游,“另寻新主吧!”谢同羡不咸不淡的道。“那倒是很意外,我等以为谢兄要回陈郡起兵了呢?”话虽惊诧但是上官姬面上也无表情。
“你们倒是消息灵通,我们这这些流传甚久的家族谁没有一些兵马呢?”
“那不然,谁叫你谢家这几年没出仕几个但是这兵马也是逐年扩张的呀!同在陈郡,我很慌啊!”上官姬放下茶盏郑重的道。
“那个人我找到了!”话音一落,两人齐刷刷的看着谢同羡,木清风死死的盯着对面的人仿佛想在对方身上开个洞,看他脑袋瓜子里是些什么。谢同羡摆摆手,笑道:“当初我们谢氏也出了力的,按照当年的约定谢家是不会出仕的,但是我出来了。不就是因为那个人吗?”
“是他本人吗?”木清风问道,“不是,是他的儿子”,“先帝的意思是?”,“先帝一直想的都是那个人”。上官姬长叹一口气,“不愧是先帝的知心人啊!”
“那我们怎么做?”上官姬问道。
“原计划进行,等木族长回去后安顿好妻儿。我等在陈郡等您。”谢同羡想了想说。
“也好,这事不着急。我们慢慢谋划!”木清风看着晴空提醒道,“差不多了,那些人要回来了。”
“就此别过......”
——
草长莺飞,二月天
一路南下,路途所见的树木渐渐地枝繁叶茂起来。几次形如针毫的飘雨过后,野外的树木都舒展开来,覆盖住四马并行的官道。
对于李氏来说,在路上的日子比在京城的日子惬意的多了虽然舟车劳顿,但是丈夫及两个儿子都在身边每日都能见到,小儿子与长子的感情且由北至南的不同风景和人情也在吸引着李氏,这些不比在深宅大院做当家夫人有趣得多?每当到一个城镇李氏都会在街上逛逛买点钗环,手帕,摆件等小东西。品尝一下街边的小食,身边的丫鬟们都无可奈何。只能用银针试了又试,才把这些东西送到面前……
洞庭云梦秋,空碧共悠悠。一行人顺江而下抵达巴陵。这里离木家族地只有七日的距离,连坐了半月的船众人觉得飘乎乎了。踏上陆地的时候,众人才恍然已经上岸了,木瑾对木缘说:“还是在岸上好,之前还想练水师,我觉得还是算了吧!这水师还是给别人练吧,我适合在陆上当猴!”木缘应声笑起来,一旁的李氏重重拍了一下木瑾,“说什么呢?那猴时常在山林住着,你第一年从军写信回来说在山林蹲守了十天半月是多么多么苦,最后连山里的猴都不如那猴还有果子吃,你只能嚼吧草根,出去找猎物都找不着。要我说还是老老实实当你的木家大公子吧!去山里猴都嫌弃!”众人都笑了起来,木瑾涩然,木清风清咳几声,吩咐木瑾带着去找车马,准备到木家产业休息几日上路。
不一会,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