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穿成权臣未婚妻后,炮灰她逆袭了 > 第37章 原结局

第37章 原结局

于是,在跑海女富商和大公主的暗中支持下,一场由沿海地区职业女性所拉起的罢工抗议正式拉开帷幕,在各地女性的响应之下,甚至一度动摇了大虞的根基。

处在顶尖阶层的富豪臣宦为此惴惴不安,接二连三的奏折都在要求关女校、闭女堂、关女人。

傲慢的官宦觉得只要将女性关进牢笼,就可以将一切不安分的因子摁压下去。

整个朝堂之上,除以大公主和昌平郡主为首的户部以外,所有人都只顾着盯紧自己眼前的利益不松手。

帝王的眼光远比他们来得长远,他深知这世上没有不给马吃草,又让马儿跑的道理。

眼见大虞经济越发繁荣,国库日渐丰厚,若是将这些女人赶回家庭,那蚕谁养?丝谁织?难不成靠这些天天为着点蝇头小利就争的面红耳赤的朝臣吗?

若是让男子去织丝绸,那农田又让谁来耕?抱着银子再重复当初的惨剧?

他们倒是可以趁机大肆敛财,那他这个皇帝还当不当了?

可即便如此他也不愿真让女子与男子平起平坐。

男尊女卑乃天地乾坤纲常伦理,若让女子与男子地位相当,岂不是颠覆阴阳?

在诸多考量之下,皇帝决定改革从前的“元女”制度。

元女就是长女的意思,若是无子,可以依法由长女暂袭爵位顶立门户,待子嗣及冠之后交还,避免成为“绝户头”。

在这项制度里,女性在财产的继承中只起到了过渡作用,最终钱财的流向依旧掌握在男性手里。

可即便如此,依旧鼓舞了国内大批女性,至少在孩童没有长成的二十年里,她是绝对的独裁者。

若蒋婳当初没有恋爱脑非林秉言不嫁,镇南候府也不会落寞,镇南候夫妇也不会没了指望,原主更不会被人算计至此。

只可惜,一切都没有如果。

朝中大臣在潜移默化下也慢慢接受了这个理念,幼帝都有太后摄政,更何况是普通家庭中的稚子罢了,只要不让女人参加科举,让她们爬到男人头上去,那就勉强在忍受范围之内。

因此,没了兄弟的大公主便顺理成章地拿到了继承权,虽然反对的声音依旧不小,但好歹是顺利登了基。

大虞开国至今总共二百三十一年,纵观历代锦衣卫指挥使,能得以善终的一只手都能数出来。

一但坐上这个位置,不亚于悬崖走钢丝,退不得,也不能退。

程铭很清楚自己在新帝眼中算什么,他手中掌握着十五万的锦衣卫,联通了整个大虞乃至周边小国的信息网。

表面上虽是帝王的耳目,但知道的东西远比帝王要多。

因此哪怕再怎么自欺欺人,他都不相信新帝能毫无芥蒂地信任他。

锦衣卫虽然看着威风,但与朝堂上这些文臣武将却有着天差地别的差距。

文臣后面是千千万万的有学之士,武将身后是一个个为大虞抛头颅洒热血的士兵。

他们有着自己的根基,根基上承载着的,是大虞的未来。

而锦衣卫无依无靠,只能依附于皇权而活。

就是这两者之间最本质的区别,令他起了杀心。

吃尽时代红利的程铭心里很清楚,在这个封建男权社会,皇子的继承权是与生俱来的,他们不需要争,不需要抢,只需站在那里,就可以理所当然地得到所有人的拥护。

而大公主则不一样,哪怕她坐上了那个位置,众人认同的也不会是她,而是她肚子里的那个孩子,因此他的操作空间绝对比皇子上位大的多,也安全的多。

于是他选择与大公主联手,一个许下锦绣前程,一个许下帝王之尊。

储位未定,皇子几乎全部都在京城,剩下那么一两个被分封出去的,也都是因为犯了错,因此所有人都无一例外地落在他的手中。

程铭是谍报部门的首领,擅长挖掘每一个细节,又擅长掩盖每一个细节,在他的运作下,一场早有预谋的暗杀变成了皇子之间的互相残杀。

等到所有人都反应过来之时,朝中已经没有皇子可以登基了,而且他们也找不出他杀害皇子的证据,最后只能捏着鼻子让大公主登了基。

大公主登基称帝后,立马遵守诺言,程铭被擢升为锦衣卫后军都督府左都督兼锦衣卫指挥使,执掌南北镇抚司,加封太保。

在拿下了军事指挥权后,他又靠着自己的运作直接掌握了六部。

在那二十年中,整个朝廷几乎成了他的一言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