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中午。
马栓到食堂里打饭菜。
正好遇到同一办公室的摄影干事老蒋。
“马栓,你怎么打两份饭?”
“我对象巧珍来了。”
“就是以前来找过你,你下乡采访没见到的那个姑娘?”
“还蛮漂亮的。”
“是呀,老蒋,明天星期天你回家吗?”
老蒋的婆姨住在乡下。
经常进城来问老蒋要钱。
老蒋不给,他的胖婆姨就拿起笤帚追着他打。
一点也不顾及老蒋在大院里的影响。
“明天不上班,我得回去,不然的话,婆姨又得找上门来了,还怀疑我在外边有女人。”
老蒋说着抹了一把干瘪的嘴。
“就我这张瘪嘴,谁能看上咱。”
老蒋前段时间和马栓的关系并不好。
因为马栓年轻,文采高,撰写的新闻稿件也多,除了县级采用的众多新闻稿件外,发表在市级以上报刊的稿件至少有数十篇。
而作为新闻摄影记者,老蒋的见报率非常低。
只有几篇的样子。
他感觉自己地位受到了马栓的威胁。
再加上黄亚萍前段时间一直围绕着马栓转来转去。
要是马栓和黄亚萍恋爱结婚了。
马栓在单位的地位将更高。
这回看到人家黄亚萍要调回上海。
马栓和刘巧珍年前也要结婚。
他马上改变了对马栓的看法。
觉得自己又拉近了和马栓之间的距离。
以后也会和自己一样成为半工半农的人。
他听说是马栓的对象刘巧珍来了。
就高兴的跟马栓打招呼。
“你打饭,我先走了。”
他想走马栓宿舍门口。
看看刘巧珍长得到底怎样。
别人说长得很漂亮。
虽然是农村人。
马栓打好饭菜。
端回宿舍里,和巧珍一起吃了饭。
吃完饭,巧珍说:“马栓,我先回二姨家店里帮忙,在那里等你。”
“好,你先回吧,我等下班后早点过去。”
“你跟二姨说多准备几碗粉,再涮几碗羊肉。”
马栓交代巧珍。
“好嘞,知道了。”
巧珍说着就出了门。
隔壁宿舍的老蒋看到刘巧珍吃过饭离开了。
跑到马栓宿舍来。
“马栓 ,你的对象真漂亮,你怎么谈上的?”
老蒋瘪着嘴,牙齿漏风。
“这个吗,可以算是奇遇。”
“话说那年我高考预考落榜后,不愿意回家。”
“就在县城里流浪。”
“被同学高加林和高双星看到了。”
“高加林就让我和他们一起住到学生宿舍里。”
“为了解决我的吃饭问题,还找到他的发小刘巧珍。”
“安排我到她的二姨家粉店里打工,解决了我的吃饭问题。”
“就在我万般苦闷的时候,刘巧珍的一句话解决了困扰我的问题。”
“什么样的一句话有这么灵验?从一个漂亮女孩子嘴里说出来?”
老蒋有点不相信。
凭着他半辈子的社会经验告诉他。
一个乡下女孩能有什么大见识。
马栓看老蒋有点不相信。
“就是这句话: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只有走才有路!”
“就是这句话提醒了我,于是第二天我就告辞二姨一家,果断回了家,帮助父亲烧窑炕,卖陶罐子。”
老蒋听了。
歪着头想了一会。
“别说,这个巧珍说的好有道理哦。”
“就是城里人也不一定有这个见识。”
“”所以嘛,我回家后,一边烧窑炕,一边下功夫写作。”
“不久我就在教育报上发表了那篇《高考预考落榜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引起了教育部门的重视。”
“”不久,我也考上了民办教师。”
“就和巧珍好上了。”
“马栓,你这真是和刘巧珍有缘分哦。”
“你要不是在粉面馆里打工,哪有这样的好事?”
老蒋佩服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