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和十四年,点苍郡。
墨竹屏风,兰香缭绕。
一老妇人坐在窗前。望着榻上熟睡的女孩。暗自垂泪。
身旁的老嬷嬷开口:“小姐昨日醒来一回,精神好多了,夫人莫要难过。”许夫人看着,不语。
许意欢五岁时,许鸿度携妻女去往点苍山祈福,进香后,许夫人在偏房休息,忽见一老尼立于窗外,怔怔的望着她。
半晌轻轻摇头,叹曰:“许氏女年六,不见天光日。自此卧于榻,无解法。”
许意欢六岁生辰,一日无光。黑云如墨,自至子时,再无法站立行走。许氏夫妇寻寺中老尼,不可得。
人定时,卧房中。窗边烛火摇曳,灯花滴落。
许久,床上的女孩陡然睁眼,穿衣下地,不复病容。吹灭灯盏,一闪窗外,无人察觉。
点苍山——“师父。”许意欢跪立,轻唤那女人。
她转过身,赫然是那预言老尼,开口说道:“你身子可好?"许意欢垂首:“多谢师父挂念,并无不妥。”
“意欢,我是说你可想正常生活?”许意欢猛的抬头:“您说什么?”
当初许意欢随同许氏夫妇进香时,在寺中玩闹。
不经意闯入老尼院落,误食染鸢草。此草有灵气,但小意欢无法消解,被老尼所救。
但老尼却要求许意欢同她学艺,又不愿袒露自己的身份,于是称许意欢染病,夜半オ许她来点苍山。无人知晓。
听闻师父可以使自己正常生活。忙问是何办法。老尼却微微一笑:"回吧,我自有办法。”
次日,当许意欢醒来时,已是隅中。
见父亲母亲站在床边,"阿娘……”许夫人见她说话,两行泪如珠落。
一旁的许鸿度忍着泪:“意欢,我们…..哎,今日有一仙姑前来,便是为你预言的仙人,说你的病可医。”
许意欢心下明了,佯作惊喜状:“真的吗?阿娘,爹所言可是真的?”
许鸿度道:“爹怎会骗你!只是,仙姑说要与人结亲オ可解。”
许意欢一听瞪大双眼,师父啊!你怎么把徒儿嫁出去了?!
许鸿度在府外贴了启示,又将寻亲的消息散布出去。
一日,两日,三日过去,可依旧无人来应。
许鸿度心下着急,于是宴请点苍郡的同僚,携子弟前来,供许夫人和家人挑选。
“夫人,看那位公子,是城北徐公子徐云逸,丰神俊朗,与小姐正相配!”
“不可不可!此子风流成性,风评差得很!”
“还有那位,是城西的沈公子…..”
此时,许意欢被小丫推着,往湖边亭中去。
明月当空,夜风轻拂,她微微闭眼,享受着这份宁静。
忽闻远处笛声悠扬,轻缓,夹杂着……哀怨,许意欢手让小丫离开。
人走远后,才站起来,寻笛声走去,从小亭西行百余步,笛声断——
“呵,许小姐不是不可立行?如今看来,甚是无恙。”
一男子声音响起,许意欢猛然抬头,清明的月下,树上卧着一位少年,玄色衣裳,剑眉星目,甚是好看。
他把玩着玉笛,看着她,唇角含笑。
“在下魏澜。”
昌和十四年八月,魏许两家结亲,议定月末完婚。
许意欢一脸郁闷,那时,她还未同他说一句话,便被前来的许夫人抓了正着。
看到自己的女儿站了起来,激动不已。
于是啊——“许家小姐夜寻魏公子,见之一面,如良药,竟可立,妙哉妙哉——”
“啪——”,诸位,今日就说到这,明日再叙!”说书先生一口茶:“真是好一对良人呐!”
“混蛋!”许意欢气鼓鼓地来寻师父:“师父,您怎么就让我嫁人了呢?”
老尼但笑不语,许意欢心急,半晌也不打算回答自己,于是只得下山。
“许意欢。”许意欢一惊,回头。
看见魏澜站在路旁,神色不明,看着她。
许意欢心念一动,脱口而出:“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
魏澜一怔,转而轻轻笑着:“见过的。”许意欢望着他的眼眸,有爱慕,有眷恋,还有几许哀伤。她又迷了头。
"我带你去个地方。”
“好。”心中有个声音告诉她,不要拒绝。
两人来到一所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