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所措。
“怎么?还不接过玄铁指环?你是要违抗为师的命令吗?”风陵轻喝道。
方燕云虽不知是怎么回事,但见师父表情严肃,双眼直勾勾地盯着自己,不像是开玩笑,连忙跪行到风陵跟前,双手恭敬地接过铁指环,颤声道:“弟子谨遵师父之命。”
风陵这才欣慰地点了点头,然后又伸手指了指墙上挂着的宝剑。
方燕云去将宝剑取下,呈送到师父跟前。
风陵吃力地将宝剑一抽,一道耀眼的光芒从剑鞘中射出,她看着手中的宝剑,喘息了几下,凝色道:“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云儿,从今以后,这把倚天剑,就交给你保管了。”
她示意燕云近前,燕云俯下身子,风陵在她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燕云听着她的嘱咐,脸上的表情越发惊讶。
待风陵说完后,燕云神色凝重地接过倚天剑。
“好了,为师嘱咐你的话,你要好好记着……为师有点累了,你先下去吧。”风陵道。
方燕云告退后,风陵又独自坐了好一会儿,慢慢扫视房中的一事一物,回想起苦儿和孤鸿子说过的话,不由得喃喃自语:“魔教中真的有良善之人吗?正与邪又该如何区分?难道,是我对邪魔外道成见太深?”
此后,风陵的病情,好好坏坏,反反复复。在生命的尽头,她还有最后两个人想见,一个是晓芙,一个是苦儿。
苦儿年纪还小,还不懂得生死离别之事,以为风陵召见她又是要责备她离经叛道,要逼她认错和道歉,于是躲了起来,不肯去见。
晓芙一听见太师父要见自己,便马上奔到后山屋中,见此时太师父的脸上、身上的肉都瘦干了,忍不住哭了出来,原本虚弱的风陵,还得反过来安慰开导这个感性的丫头。
这天夜里,苦儿刚朦胧睡去,恍惚中看见一个老婆婆从外面走进来,说道:“你这孩子,我今日回去,你也不来送我一程?”
苦儿揉了揉模糊的双眼,惊讶道:“太师父?是你?”
风陵轻嗔道:“我为你这无名无姓的孤儿取了名字,收留你在峨眉山吃住,又教你读了这么些年书,你这没良心的丫头,连给太师父道个别也要懒惰吗?”虽然是责备的语气,但满脸都是慈爱的神情。
苦儿听了,恍惚问道:“太师父,这么晚了,你是要去哪里啊?并非是苦儿不肯去看望你,而是苦儿怕见到你又要被你骂呢。”
“你放心,太师父以后都不会骂你了。”风陵微微笑道:“不过,太师父还有一些话想对你说。那日我不让燕云收你为入室弟子,不准你学武功,是有苦衷的。你虽然聪明伶俐,但却不是个循规蹈矩的孩子。因为我发现你正中带有三分邪,邪中带有七分正,仍需要多加引导。还记得我曾经教你读过《老子》吗?‘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下一句是什么呢?”
苦儿答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没错。”风陵语重心长地说:“凡事一定要先打好基础,将来才会有好的发展。如果一个人不读书明理的话,就算有一身好武功,他始终都是一个有勇无谋、是非不分的人,难成大器。所以,我希望你在学武功之前,先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那么将来,你才不会走上歧途,你明白吗?”
苦儿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风陵又道:“还有,我要为当日的事向你道歉。关于正邪之事,从前我教你的,未必是对,你自己理解的,也未必是错。孰对孰错,孰正孰邪,二者如何分辨,这个问题要留待你长大后用自己的经历去回答。”
苦儿眼圈一红,道:“太师父……你放心,苦儿以后不会再偷懒啦,一定会好好读书,明辨是非。等你好了,我天天去背书给你听。”
风陵听罢,欣然一笑,就消失不见了。
这时,窗外传来一声喊叫,将苦儿惊醒过来。
“大家快起来!出大事情了!就在刚才,太师父去世了!”丁敏君冲进来,对弟子们喊道。
苦儿睁开双眼,坐起身来,吓出一身冷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