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美食修仙实录 > 411.祭天典之大威天龙和尚

411.祭天典之大威天龙和尚

家国大事,唯戎与祭,在炎黄文明中,祭祀所具备的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宗教领域,而是覆盖政治,经济,民生,军事,文化等等领域。

终葵舞代表的意义,是巫的开端,也是文明与民族的萌芽,无数部落在愚昧中追逐真理,以鬼神之名燃烧着文明之火,不断碰撞与融合,才有了龙图腾的诞生,以及炎黄民族的根基,而这并不仅仅局限于炎黄,放眼世界,终葵舞所具备的意义与象征性,也是具备一定普遍性的,其他民族,也大多是从这般情况中走出来的,只是达成的层次不一而已。

而九鼎礼所代表的意义,是秩序,在那个时代,不论是奴隶制亦或是封建制,都是一种文明进步的选择,如单细胞选择协同进化,成为多细胞生物一样,对族群与文明而言,这是翻天覆地的变革。

而泰山禅所代表的意义,是契约!

若以神话论,黄帝于泰山会盟天下鬼神,白泽为其驱策,风师雨伯开道,蚩尤应龙拉车,所定下的,是人世与鬼神的契约,而若以历史论,则是黄帝召见诸诸侯部落之主,与其定下诸侯共主的盟约。

但不论是神话还是历史,泰山禅所象征的意义,皆是本质如一。

虽然有的时候,泰山禅所象征的契约,与九鼎礼所象征的秩序,很容易混为一谈,实情也的确如此,但两者还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九鼎礼所象征的秩序,很多时候都只是内部最适解,如娲皇时代的奴隶制,以及三皇五帝时的部落共主制,以及夏朝开端的封建制,这些制度在那个时代,都是具备先进性,是顺应时代潮流而来的选择,但也只是顺应时代的潮流。

九鼎礼所象征的秩序,是最合适的秩序,从不是并不是最好的秩序,一旦时代有变,九鼎礼也将随之而变,而泰山禅则是建立在秩序之上的一种宏愿。

老有所养,幼有所教,天下大同,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可以是秩序,但也不仅仅是秩序,而是一种美好的憧憬与愿望,这边是泰山禅所象征的契约。

说来复杂,但打个比方就简单多了,两个陌生男女相识的过程,那便是终葵舞,其一次次的约会,就是终葵舞的祭祀仪轨,只不过约会顺利与否,结果如何,就不好说了。

而两人选择结婚,在柴米油盐的生活中不断磨合,从而定下了两人的婚后生活相处方式,便是九鼎礼,那一张婚姻证明书以及婚戒,就承载着九鼎礼的力量,而九鼎礼的具体模式,也是因人而异,只能说合适与否了。

然后两人相约白头偕老,生死与共,这般宏愿便是泰山禅的契约。

终葵舞与九鼎礼,要实证是很好证得,泰山禅则更难一些,因为那般宏愿可不是靠着吹就能吹出来的,真要体现两夫妻白头偕老的愿望,平时秀恩爱那是不够的,起码都得拿出一个金婚的成就,才能加以实证,别人一看就知道是真的触摸到了白头偕老的无上境界了,有资格在婚姻层面举祭封禅,为各方效仿之标杆了。

天下太平,四方臣服,万民安居乐业,这是黄帝时代便留下来的一种泰山禅契约,如开创了一种模板,后世历代帝王泰山封禅,所定制契约,皆不约而同偏向此类。

这便是古往今来,真正有资格泰山封禅的帝皇并不多的原因,因为要泰山封禅,需要的可不仅仅是建立起了秩序那么简单,而是要如同夫妻以金婚来证明自身一样,拿得出手无可挑剔的成果与功绩,来证明天下太平,如秦皇扫六合,结束战国动荡,如汉帝平匈奴等等。

当然,宋朝是例外,向外国俯首称臣,岁岁纳贡,苟且偷生的功绩,都能拿去泰山封禅,以此证明天下太平,万民安居乐业,如此掩耳盗铃,恬不知耻般心态,难怪后世炎黄玄学界,一直且普遍认为宋朝当年肯定遭过天谴,就算没遭天谴,泰山禅所具备的神圣性,也肯定被宋朝玷污到一点都不剩,再也不复灵验。

不过,虽然古老的祭祀仪式已经没落了,但祭祀仪式所具备的意义,以及象征的内涵,皆始终贯穿人类的文明,并且延绵到了现代。

二战结束后的那些年,日内瓦举行多国峰会,在那个时候,主宰峰会的那几个国家占据世界经济体量的70%,其他落后的国家在舆论影响下,从官方到民间也普遍认同那几个国家作为文明灯塔的地位,然后那几个国家开个会,提出了一些光鲜亮丽的口号,比方说平息战乱,拯救饥饿,共同发展等等,指导地球人类文明前进的方向,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那些峰会,也可视作泰山禅的一种变种,因为本质如一,峰会中所定制契约,的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