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杨贼没这能耐!
果然。
他的大军,在金谷园周边驻扎下来之后,便很快派出步骑二万,渡过瀍水、涧水,向已经抵达东都城下的杨玄感叛军发动攻势。
杨玄感的这一路大军,就驻扎在建春门附近。
他一边尝试性的对洛阳城发动进攻,一边接受来自卫玄的挑战。
杨玄感现在的军师挺多,最有名的是李密、李子雄二人,所以这仗打得也算有章有法。
这不,卫玄派出的两万甲骑汹汹而来,杨玄感军根本不和他硬拼,开始采用诈败之术诱敌深入。
这支兵马,毕竟不是老谋深算的卫玄亲率,本是新胜就有些骄狂轻敌,于是执着追击。
这下,正中李密的伏兵之计。
等前军全部进入伏击圈,号炮响起。
刹那间,兵马箭矢尽出。
还打啥呀!
大数官兵投降,但也有几个忠于广皇帝的,随后劝降无果后被杀。
此战,卫玄的前军尽没。
卫玄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整日打雁,竟然被雁啄了眼睛。
毕竟,杨玄感再是厉害,可在军事作战上还是个雏才对。
所以,卫玄料到在杨玄感军中,肯定有非常厉害的谋划高人。
不服气的卫玄振作精神,在四日之后再次对杨玄感的叛军发动进攻。
结果,还是惨败!
怎么败的?
说起来来好笑。
本来吧,这卫玄的大军打得有声有色。
某种程度上,还占点上风。
可就在官兵们打得快乐的时候,忽然听见好多人大声高喊:
“大捷!大捷!”
“抓到杨玄感啦,抓到杨玄感啦!”
……
这个消息,当然是个既让人振奋不已、又让人长出一口大气的消息!
叛军的头子杨玄感既然抓住了,这大局岂不是大定?!
于是,本来杀得兴起的官军,自然就开始松了劲,手上脚下,也就缓慢下来。
还拼命干嘛?
对面的兄弟,抬头不见低头见,咱就别下死手了,以后还要一个锅里吃饭呢!
呵呵,然后就吼吼了!
原来,这又是李密给杨玄感的一计。
简称,松骨计!
放松了的官军,突然就被从身后窜过来的杨玄感亲率五千亲兵,杀了个措手不及!
杨玄感喑呜叱咤,身先士卒,勇不可当。
一条丈八长矛,舞动得虎虎生风,当面之敌无不震慑,败退而亡。
卫玄率领的官兵,大溃!
最后,赫赫有名的卫玄卫文升,只带着八千残兵,仓惶而去。
就是在这期间,东都城发生了震惊朝野的大事情。
什么事?
就是贵族子弟集体投敌的事情。
怎么回事情呢?
原来,这樊子盖是穷苦出身,并非名门望族之后。
他,是一个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从基层一步步干上来的官员。
并且,长期在地方为官,清廉谨慎,不纳贿赂,治军严格,也很少同京中权贵私相牵扯。
但这个时期吧,朝堂上还很讲究名望门阀关系。
土鳖樊子盖,显然不符合这些在京中朝堂中混的开的多项要素。
而现在,他作为刚刚调入中央担任要职,就有好多官油子对他不太感冒。
不说言语之间,就是在官场礼节方面,都不把他当做东京留守首席大臣看待。
这不,朝会讨论御敌之策的时候,许多重要的军事部署,也故意不禀告或请示与他。
更让人恼火的是,一些大臣公然,竟然抗拒他的命令。
接连失败,只身逃入京中的裴弘策,就是其中一位。
裴弘策是谁?
他祖父,是裴彦,北周骠骑大将军、吉阳郡公。
他老爹,是裴通,是文皇帝时期的上柱国、怀义公。
他老婆,是唐国公李渊的老婆窦氏的亲妹妹。
那他,会吊土鳖樊子盖吗?
当然不能。
本身这裴弘策就不是个带兵的料,再加上虽然当了像郡赞治这样的实职高官,但也是个不太上进、业务不甚精通的主。
所以,当樊子盖命令他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