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虎山的山北处,有一条交通要道——米峪口。
此时的米峪口北边的平地上早已扎起二十多个幄帐。四周皆有重兵把守。
其中最大的幄帐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美酒佳肴。
在这香气四溢中,几位皇子满脸红光的坐在矮榻上觥筹交错,把酒言欢,好不快意。
在幄帐的正中央,几位身穿米黄色襦裙,披白色披肩,下身穿白底浅红长裙,裙上罩绿色纱裙的侍女们在一旁用小刀把篝火上的羊肉一块一块的切割下来摆放好在盘子里。
然后再由其他侍女上前端放在各皇子们面前。
那硕大精美的屏风围绕着幄帐徐徐展开。幄帐的东南角处不仅摆放着造型多变的酒器,还挂着几把制作精美的弯弓。
突然,幄帐的门帘被撩起。
一道声音打破了在场皇子们的兴致。
一位面白无须,声音尖锐的宦官弯腰驼背恭声叫到:
“太子殿下,驾到!”
只见一位身穿紫色长袍且气宇不凡的男子昂首阔步走进了幄帐中。
而此时幄帐里的几位皇子们同时并肩而起,躬身做揖:
“臣弟拜见太子殿下!”
只见太子殿下微微颌首,面容有温和之色,“各位皇弟不必客气,坐下吧!”说完,他扬袍而坐于正位。
各位皇子齐声道:“谢太子殿下!”
顿时,幄帐内又恢复了之前的推杯换盏。
此时,六名舞姬进场,翩翩起舞,霓裳羽衣舞跳起来仿若一群仙子下凡,再配合一旁的乐官演奏的乐曲,使这支舞蹈显得十分的惊艳。
坐在太子左侧的乃是二皇子谢允承,今年已十六岁。太子右侧的是四皇子谢允浩今年十五岁。最靠后坐的是五皇子谢允治今年十三岁。
而靠近二皇子的是三皇子谢允泰同样也是十六岁。
南暻国的当朝皇后为长孙皇后,长孙皇后生三子一女。其中太子,二皇子和四皇子乃是长孙皇后所出。
三皇子和五皇子乃皇贵妃所出。
而此时的二皇子谢允承在这谈笑间站起来,举起手中的酒杯向着太子道贺:
“皇兄,臣弟听闻父皇要择日给皇兄赐婚,而赐婚的人乃是我们南暻国的大才女长孙燕,臣弟在这先敬皇兄一杯!祝皇兄与皇嫂天赐良缘,佳偶天成!”
说完谢允承长饮而下,不时,酒杯已空。
三皇子谢允泰也连忙起身向太子恭贺,“皇兄乃是臣弟楷模,那日父皇都对皇兄的治国文章大加赞赏。臣弟自是要向皇兄学习!”
说罢,其他皇子们纷纷再次举杯向太子殿下道贺。
太子谢允礼在众人的阿谀奉承中不由多喝了几杯酒水。
他脸色潮红,使细长的丹凤眼看起来冷冽。
就在他再要举杯畅饮时,外面不远处响起了阵阵马蹄声。
太子脸色难看,眼眸一暗。手中的酒杯不由重重的“啪”在酒桌上。
众人的兴致顿时又被打扰,各位皇子都颇为不高兴。特别是太子殿下都黑了脸。
何人如此大胆敢在此处策马扬鞭。
太子身旁的宦官梁公公赶紧出去幄帐外查看。
不久,一脸阴沉的梁公公再度进了幄帐内,俯身在太子耳旁说起了悄悄话。
听完梁公公的话后,太子一脸沉默,眼神幽暗。他双手围绕身后,笑着对众人道:
“臻亲王就在外面,皇弟们不如跟随我去给皇叔问个好吧!”
众皇子一听,顿时一懵。臻亲王怎么也来了?他不是在京都的臻王府里养病吗?
众皇子面面相窥,鸦鹊无声。
这时,二皇子心里想起了某些事。他起身也笑着说道,“皇兄,臣弟愿随你去!”
其他皇子一听,也声声附和。
于是,幄帐内所有的皇子们跟随太子蜂拥而出。
米峪口的平地出,幽远的车铃随着缥缈的风声传来,不过刹那,一辆繁贵富丽的马车便踏风而至。
除开马车,还有二十多名骑兵在前开路。
待那马车一到,仔细一看,原来是五驾马车。从马车中不断飘出的西域迷香让人欲罢不能。熏风而至,似乎想将那丝绸所织的精美帘子吹起。
太子和众皇子们也纷至而来。
太子和众皇子们快步上前行礼,齐声道:
“侄儿拜见皇叔!”
“起来罢,前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