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回到古代当宰相 > 第十六章 中举

第十六章 中举

正兴二十二年四月三日清晨,早市刚开市街道上便是一片人声鼎沸,特别是襄城府衙的门前更是有一大群人驻足而立。他们或是书生打扮亦或是豪门家丁打扮,但这群人聚集在一起不为其他,只因今天便是乡试放榜的日子

府衙前的人群吵吵嚷嚷,更是将府衙前的道路堵的个水泄不通。

书生打扮的人聚集在一起,他们的表情或是自信满满或是忧心忡忡又或是满不在乎。而另一边家丁打扮的人群,则是一个个牛皮吹得震天响不知道的还以为十日前从府衙里走出的是他们一般

街对面的茶馆生意还是如十天前一般好,只不过今天坐在里面的客人从听评书的市井之人换成了各家的小少爷。而说书先生也是识趣的将今天的评书内容换成了孔圣周游列国的故事

茶铺的一个角落里,两个年轻人相对而坐

“杜兄以为今天能中几人?”杨豪说道

杜尘先是喝下一口茶,才慢悠悠的开口道“往年间,整个荆襄中举人数不过二十多人。而襄城作为首府也才八个人左右波动,我想今年也应该是在这个数目吧”

杨豪看了一眼茶铺外那密密麻麻的人群,笑着摇了摇头“科举是一条通天路,也是条世间最为残酷之路啊“

杜尘叹了口气说道“大齐自正兴元年起,无论是乡试还是会试都是年年举办,会试甚至一还有春闱、秋闱之分。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就算是县衙的一司主事都是同进士出身了,考个举人就能混个县官当的时代过去了“

杨豪反驳道“我倒是认为这不是件坏事。就拿县来说,在正兴元年前只有县令是正儿八经是殿试出来的其他小吏无非就是当地士绅来担任的,久而久之县令容易被这些人架空又或者是官官相护对朝廷的政令阳奉阴违。这必然是会影响朝廷统治的“

杜尘点点表示认同“这也是因为大齐这些年来读书人越来越多的和上位的手腕足够强硬才能成功,否者……”杜尘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杨豪

杨豪无言的点了点头,是啊,他又何尝不知道若非皇帝的足够强势且有实力,做出这种动士人阶级蛋糕的行为无疑是嫌皇位坐的太稳当了

忽然街对面的人群中大喊了一句“看,发榜的人出来了”一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刚从府衙里走出来的两个衙役身上

只见那两个衙役其中有一个手中拿着一个绢布包起来的圆柱体物品,另一个手中则提着一桶胶水

在众人的催促声中,两个衙役很快就把今年的中举名单给贴在了官府的公告栏上。顿时好似一片阴霾在众人头上浮现

而为了照顾一些不识字的百姓,其中一个衙役清了清嗓子而后大声说道“各位安静!各位安静一下!”

不亏是襄阳府的衙役,就连喊声也雷震一般,就连街对面的杜杨二人都听得清清楚楚好在围观看热闹的百姓是安静下来了,至于还在怨天尤人的书生们就随他们去吧。一群鸡都不敢杀的人声音能大到哪儿去?

那衙役继续大声喊道“正兴二十一年,荆襄省乡试!共录取五人!”此言一出全场哗然,要知道全荆襄的考生都在襄城府考,大几千人啊,去年都有二十几个中举今年就只剩五个了。难道荆襄的文脉断了?

两位衙役见人群又吵闹起来只好再次放声大喊让百姓们安静下来,好在他们二人的声音够大,不然恐怕这中举名单是念不出来了

吵闹的人群再次安静下来,衙役也继续念起中举名单起来“本次荆襄省解元是襄城杜逸轩!”

“杜逸轩,是谁啊?没听说过啊”

“这你都没听说过?荆襄首富的小儿子“

“嚯,首富的儿子还来参加科举?他爹使点钱什么县令啥的不随便当“

“俗气!“

茶铺那边,杨豪拿起茶杯“恭贺杜兄“

杜尘还未拿起茶杯,就又听见那衙役高声道“乡试亚元,江陵杨子豪!“

闻言杜尘笑的灿烂“恭喜,恭喜啊。杨兄,等下我做东,咱们去好好庆祝一下”

后者的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大善,大善”

“乡试第亚元,襄阳崔青山”

“乡试第亚元,武陵张子陵”

“乡试第亚元,襄阳陈日升”

(亚元是指乡试的二到十名)

说罢,那两位衙役转身就走。怎料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扯出了他们的袖子,身体轻微颤抖道“官爷,真的没有了吗?真的没人在中榜了吗?”

那衙役不耐烦道“朝廷派下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