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韩信听完李左车和蒯通的建议后,决定暂时先同意楚军的议和,至于背叛汉王,是万万不能做的。
韩信长于军事,短于政治。
果然如此。
于是,武涉与韩信签订了和约,约定互不侵犯。
武涉出来后,全力以赴寻找蒯通和李左车。
李左车在韩信军营,时刻陪伴韩信,自然见面不易。
武涉只好,重点寻找蒯通。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街上的一个算命摊位上找到了蒯通。
“先生,我们项王,想请先生出山,想求教先生治国之策。”
“老朽无能,不过是一个算命的先生而已,你们回去吧”
“先生不必过谦,项王在我临行前交代的清楚,先生是大才,项王现在是求贤若渴,请先生相信我们家大王。”
“这位军爷,你真的是搞错了,我真的是一个算卦的而已。”
“先生可否想过,毕竟先生曾教过韩信,若是将来刘邦成事,先生何以脱身?”
“这………”
蒯通惊愕。
“不想项王,本是一勇夫,竟然也有如此思想?”
“都说项王力能扛鼎,怎么会变的求贤若渴?”
“难道项王真的变了?开始重视人才了?”
蒯通是百思不得其解。
“先生,莫要迟疑了,疑则生变。”
“先生,马车已经准备好了,请先生上车再说?”
蒯通看向面前的几位军爷,倒是也很虔诚。
蒯通把心一横,既然韩信不听我言,我料定刘邦胜利他必死无疑。
毕竟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可不是空穴来风。
“好吧,那就跟你们走一趟吧。”
“谢谢先生赏脸,我们抓紧走吧”
“驾车,抓紧回大同”
“诺”
韩信的优柔寡断,放走了蒯通,项羽的英明决策,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呢?
让我们拭目以待。
武涉等人走了一天后。
韩信想到了蒯通,对啊,这次他极力劝谏自己,自己没有听。
现在看看他咋样了。
“来人,叫蒯通先生过来”
“诺”
不多会,侍卫来报。
“蒯通先生不再屋内”
“什么?他走了?”
“末将愿意带人,把他捉拿回来。”
“大胆,怎么能捉拿先生?他愿意走就让他走吧,做人不可忘本,蒯先生也在这段时间,教了本将军不少。”
“诺”
此事作罢。
韩信又与李左车商议。
经历了蒯通之事,李左车也是有话不敢尽说。
知道韩信与刘邦感情深厚,而韩信又是极为重情重义之人。
人之相交,到此时,也就剩下面子了,至于交心嘛,完全不可能。
面和心不和,是现今最真实的写照。
韩信:做人肯定不能忘本,我能有今天的这个成就,全是萧何月下把我追回,强烈建议刘邦用我为大将军。
然后刘邦也是真的很信任我,任我为大将军。
要兵,给兵,要将给将,给了一个军人最大的荣耀。
所以蒯通的建议,我也只是犹豫,我是万万不能听的,如果听他的话,背叛汉王,那我成啥了?
岂不闻受人点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如今,汉王厚待于我,我怎么能够不知恩图报,反而要刀剑相向,落井下石,反目成仇?
这个事,我确实是做不来的。
我相信汉王,相信他一定会好好待我的,我只需要等一个机会,打败了项羽,天下也就太平了。
你品,你细品。
此时的韩信,果然和历史上是一样的幼稚。
上帝是公平的,往往不会把所有的优点集中到一个人的身上。
历史上的刘邦,善于用人,智力超群,然而武力不行,不是失败,就是在失败啊路上。
历史上的项羽,武力超群,智力稍差,一手好牌打的是稀巴烂,本来的霸王当的好好的,不会打牌,竟然落了个乌江自刎。
历史上的韩信,军事天才,打仗绝对是一把好手,士兵在手,天下我有。
谁敢与韩信打仗?兵仙可不是盖的,但是他的政治上是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