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霸汉:趁赵云年轻,把他收为心腹 > 第381章 陶应进谯县

第381章 陶应进谯县

一旦村民们把所有的事情准备好就启程北返,并且连同伤病员和一些金银财宝物一同护送北返。

兖州正在打仗这条线肯定不能走,只能由谯县入徐州,然后由徐州进青州,再由青州转道冀州。

好在这一路有马车可以通行,公孙续命令随军工匠紧急打造马车以供北返的队伍使用。

为了方便迁移,公孙续还写信给下邳城的沮授,青州的田楷派兵进行沿途接应,以防意外发生。

就这样,五天时间内公孙续一共聚集了八千多户口,将近五万百姓。

公孙续把这些分成三个批次、派人护送向冀州转移同,为北方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然,这段时间以来公孙续可不光是搞移民这一件事情。

打击盗贼流贼、树立威信是日常的工作,他的目地很简单,就是让谯县人看看公孙氏的政策对待百姓有多么的好,军阵纪律有多少的严格,为将来重返豫州打下坚实的基础。

还要全军备战,准备迎接袁术的打击报复。

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他把赵云和牵招派了出去,一个奔赴豫州颍川,一个前往荆州南阳。

既然都来到豫州了,有的大能总得要派人去找找看,砰砰运气,要在曹操和刘备二人之前出手。

截胡的滋味真的很爽,这就是穿越者的优势。

赵云和牵招虽然离开谯县,但是公孙续这边有许攸这个谋士在身边,有典韦、许褚两员大将护卫,还有许耽的丹阳兵,足以应对各种突出事件了。

张合和太史慈在打败郭贡之后一个回到小沛,一个回到彭城,依旧对谯县的左右两翼进行掩护。

因此公孙续根本就不怕袁术有任何动作。

又是几日过后,忽有士兵来报徐州郯城有客人来到。

一开始的时候公孙续还以为是陈登或者糜竺派来的使者,没想到一见面却发现是陶谦的小儿子陶应。

大儿子陶商在郯城大战的时候已经中了曹昂和曹安民的埋伏身亡。

陶谦现在把唯一的儿子派到谯县来,肯定有很重要的事情,因此公孙续不敢怠慢连忙把他请到内室。

“不知道二公子到谯县来所谓何事?”

落座奉茶之后公孙续这才询问对方的来意。

陶应并没有急于说话,而是看向公孙续后面的典韦和许褚二人。

典韦他见过,对方的心腹大将,许褚的面孔有些陌生,应该是来豫州之后才收到麾下的。

许攸在城中处理要务,许耽负责城池的防务,因此没有跟在他身边。

“这位兄弟是?”

陶应看了一眼许褚之后把眼神落在公孙续身上。

“陶兄弟有什么许不防直说,此人名叫许褚,是本公子新收的心腹大将,为人忠心耿耿绝、对不会把我们之间的淡话泄露半个字的。”

听到自家少主说自己是“心腹大将”,又对自己高度赞赏,许褚不知不觉的胸脯挺得老高。

“大人先看看这封信吧!”

对方都这样说了,客随主便的陶应不再有任何顾虑,他从贴身处取出父亲陶谦的书信递了过去。

待公孙续接过书信之后他又看了一眼后面的许褚。

此人目光炯炯有神精神头十足,气势和典韦相比根本不落下风,看来真如公孙续所说是一员心腹大将。

也不知道公孙续有什么手段,居然把典韦、赵云、颜良、文丑、张合、太史慈、牵招、许褚……这些猛将纳入麾下。

真是令人羡慕啊!

如果父亲有这些猛将,哪里还轮得到曹操猖狂?

公孙续打开书信之后就看了起来。

其实看到陶应那一刻开始他就猜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展开书信一看,果然不出所料,陶谦要把徐州牧的位置让父亲或者自己,条件就是保陶氏一脉的安全和富贵,徐州百姓的安全,抵御曹操和袁术的攻击,不让泗水惨案再次发生。

合上书信公孙续并没有在第一时间表态,而是询问起陶谦的病情。

“家父的病情很不好,只怕很难渡过今年”

陶应神色一黯,低语回答。

“陶伯父这个人心地善良,以百姓为重,深得徐州百姓的爱戴,他一定会长命百岁的。”

公孙续出言安慰。

陶应有些感动,对方第一时间没有表现出对徐州的渴望,而是关心父亲的病情,足见父亲没有看错人。

少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