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春秋:论天下十绝,我独占其九 > 第2章 命如草芥

第2章 命如草芥

西陆,秦,咸阳城。

西陆共计三州之地,原先大小诸侯无数,皆为周天子之臣,共尊王室。

然时过境迁,周室已亡,唯有七国并立,各相攻伐,其中秦国势大,于长平之战歼赵军四十万,大有一吞西陆之意。

咸阳宫内,秦王政斜倚王座,目视阶下群臣。

群臣低伏,不敢言语。

碍于君王威严,群臣并未瞧见那殿外的金榜,但天道意志仍是强行印刻在了他们的脑海之中,使群臣知晓金榜一事。

“武安君呐,寡人意欲踏平赵国,卿觉得何年方可?”

秦王政抬眸,冷语而问。

“一年便可。”

台下一名如铁塔般的男子答道。

“那七国呢?”

“十年足以。”

“天下呢?”

“百年尚可。”

听到这话,秦王政忽地大笑起来,拍案猛然起身。

“好!寡人定要寻得那金榜上的长生之物,见卿为孤一统天下!”

君王有气运加身,武夫加害之,越是境界高者,越是受天道反噬。

但亦因气运加身,君王也不得踏足武道,难以修行。

纵使坐拥天下,寿命也与常人无异。

对于这位年轻的君王而言,他觉得能阻挡自己一统天下的东西,似乎只有寿命。

…………

北陆,唐,长安城。

“天下英雄尽入吾囊中,在金榜留名者,定为诸国之最。”

长安城上,唐皇李世民向下而视,此时城门大开,诸多士子踏马入城,受众多百姓夹道欢迎。

此日正是科举放榜之时,本就热闹非凡,再加之天降金榜,更增添一番喜色,引得李世民大为欢喜。

“隋炀帝一生缪事诸多,但科举一制,倒是有功于天下百姓。”

“隋炀帝虽为科举,但有形无实,能有此盛况,还是赖以陛下。”

宰相长孙无忌在一旁说道。

此话倒也并不是恭维,毕竟李世民在位数年,大唐已是一片欣欣向荣之像,全无前朝战乱之景。

“北陆广袤,四州之地朕得其二,卿与朕还当共勉。”

李世民摇了摇头,并未因长孙无忌的话语而欣喜异常。

他将目光收回,抬头望着那十道还未留下姓名的金榜。

“天下局势本逐渐明朗,此榜一出,定又要将水搅混。”

“陛下雄才大略,纵使天下再乱,我大唐定能傲立于世。”

长孙无忌又道。

“辅机呀,朕与大唐等得起,但天下百姓,可等不起。”

李世民长叹一声,目光望向极远极远的地方。

…………

三月一瞬而过,自那金榜临时之后,四陆十三州变得更为混乱。

那金榜降世之时,并未仔细说明到底如何才能上榜,仅仅是说了个大概得“择世之豪杰”。

至于如何才能称的上是豪杰,没有人能真正知晓。

于是各般人马只能靠着自己的猜测行事,名将们灭了一郡又一郡,一国又一国,以马蹄下的血迹来证明自己的豪迈。

谋臣们则是周游一州又一州,区区几句言语,便又挑动数州战乱。

文人争相吟诗,以示自己诗才绝世,武夫们跋山涉水,不惜生死,与宗师问拳。

王侯将相,文人骚客,无一不想展示出自己的豪情,以受那天道意志所化的金榜青睐。

在此驱动下,四陆十三州短短三月,大小战役已是堪比十年累加,人命更如草芥。

东陆,东汉王朝,巨鹿。

“这是第几个村子了?”

额间绑着黄巾带子,一身黄色道袍的中年男子面无表情的问道。

他的神色是那般的冷,就好像是因愤怒到了极点,反而如冰般凝固了一般,令人看不出一点色彩。

“第……三十六个了。”

与他装扮一致的年轻男人,声音有些颤抖的说道。

“把符水拿来。”

张角蹲下,接过其弟张宝递过的一张符纸,符纸湿润,不知是沾了什么东西。

他将符纸揉成团,塞进身前躺着的老者嘴里。

老者浑身是血,刚从村子中间的死人堆里爬出。

村子不大,一眼便能望到尽头,而最显眼的,无疑是正中间由尸体堆成的小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