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莺飞,阳春三月。
转眼就到了巧巧的生辰。
季蔓菁上午的时候去了回春堂,处理约好复诊的病人,下午早早就回到了家里。
小姑娘有了云昭的陪伴,每日在院子里玩耍的法子多了起来。
云昭比她小两岁,正是好奇心重的时候,在巧巧的指挥下一往无前,指哪打哪!
季蔓菁终于也体会了一把闺女狗都嫌弃的年纪。
季蔓菁在外院厨房都能听到两个小孩子的尖叫声。
长兴和长芳在一旁摘菜,准备今天晚上的生日晚餐。
季蔓菁准备亲自给自家姑娘做一碗长寿面,回到家里屁股都没坐热就来了厨房和面。
“娘亲,你在干什么?”巧巧先一步走进厨房,后面的小布丁随后就跟了进来。
学舌道:“在干什么?”
季蔓菁将挼好的面团用白布给盖好等它发酵。
“走走走,出去了。”季蔓菁也不回答两个小的,在旁边水槽洗了手就牵着两个小的走出厨房。
“娘亲~你刚刚在做什么呀!”巧巧仰头看着季蔓菁,眼里充斥着好奇。
另外一边的云昭也眨巴着眼睛盯着她瞧。
“和面呢!今晚上给你们俩煮面条。”季蔓菁道。
“好耶,我最喜欢吃面条了。”巧巧牵着季蔓菁的手雀跃的跳起来。
夜里,一家人围在饭桌上热热闹闹的给巧巧过生辰。
两个小的吃长寿面就吃不下了,秋娘带着丫鬟院子里面消食。
聂青琅喝完杯子里面剩下的一口酒,说道:“明日的东西都准备齐全了吗?”
父亲不在,他这个做长兄的就要承担起鼓励和提醒的职责。
“都准备好了。”聂青华道。
“不必太过紧张,就算这次不成,三年后再考就是。”聂青琅宽慰道。
话音刚下,腰就被季蔓菁猝不及防的拧了一了吧,他一个没忍住“啊”了一声。
弟弟和弟媳妇都朝他们看过来,聂青琅也不懂妻子为什么拧他,看向了季蔓菁。
季蔓菁微微笑说道:“二弟,你别听你哥的,明日上场的题,保准都是你看过的学过的。”
“借嫂子吉言。”聂青华笑道,懂了刚才他们夫妻两个的小动作。
是这个当嫂子的怕聂青琅说出来的话不吉利,给他造成不好的影响。
聂青琅听后也道:“对,就跟你嫂子说的那样,你只管放心考试。”
嘉成十九年三月十六,乙酉科会试在京城顺天贡院里面举行。
这一天晨光熹微时刻,杜若兰将云昭抱到了巧巧的床上,让两姐弟睡在一起,秋娘在坐在床前的小凳上面守着两个小的。
“走吧,还得排队候场,再不去就要迟了。”季蔓菁说道。
一行四人上了马车,很快就赶到顺天贡院门口。前面已经排成了好几条长龙,等候着点名放行。
季蔓菁刚出马车,就见停在他们旁边的是晋安侯府的马车,苏宓涵也是刚下车,和莫长渊并肩站在一起。
此时天色尚早,晨风还带着寒意,青渠提着考篮站在一边,莫长渊正在给她归拢身上的披风。
“季姐姐,这里。”苏宓涵也看到了季蔓菁,笑着喊她。
“你们也是刚到吗?”季蔓菁朝两人走过去,身边跟着聂青琅和青华夫妇。
“我们刚到不久,先让莫怀去排队候场了。”苏宓涵指着人群中的一个男人,季蔓菁见过他,是莫长渊的贴身护卫。
“这是你说的你们家弟弟吗?”苏宓涵看着现在季蔓菁旁边的夫妇二人问道。
“是的,这是我夫家的二弟聂青华和弟媳杜若兰。”季蔓菁给两人介绍到。
“见过二位。”聂青琅微微俯身道。
“公子多礼了。”
苏宓涵拉了拉莫长渊跟着她一起回礼后,对着季蔓菁道:“真是缘分,我和季姐姐你一见如故,二公子和我家夫君同科。”
相互见过后,聂青华就准备去候场了。
“大哥,嫂子,我先去排队候场了。”
聂青琅和季蔓菁便也跟苏宓涵二人告辞,陪着他一起去排队入场。
检查放行十人一组,还有一组就轮到聂青华进入栅栏后面搜身检查了。
“夫君,放宽心,我在这外面等你出来。”杜若兰将手中的篮子递给他,里面装着的就是开考这几日聂青华的口粮还有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