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谈论与工作无关的事。”王山山冷着脸道,“好好听讲,按指导书选取样品,做检测记录。”
梅娟讨个没趣,不尴不尬僵住,好在王山山只是说一句,没有纠结着不放。
进料检验跟他们预想中的把关完全不一样,布置上更像是实验室,采样留样,出具格式简单的实验单,因而管理上兼具生产部门追求效率产量和试验部门慎重精确严谨的风格。
王山山年纪虽轻,但在工作氛围中熏陶久了,自然形成一种习惯,即对工作场合尊重,不愿跟人,尤其是外人在部门打闹嬉笑。
不过,小伙子的敬业精神没话说,上头交代下来要他照顾梅娟几人,教一教进料检相关知识,他一点没有保留,把工作内容,注意事项介绍得很详细,还给他们实际操作的机会。
梅娟不得不承认,自己很难对这样的人产生恶感,即便他态度不怎么和善。
“有点职业病的意思,每个人跟他长期从事的工作联系紧密,甚至为人处世的风格也要大受影响。”下班之后,梅娟继续夜月评,“做采购和市场的,分外活泛,好像知交满天下,跟谁都处得来,做研发和检验的,行事更稳重,保持严肃性。
中午吃饭,我问过进料检的哥哥姐姐,他们都说王山山在生活上并不是斤斤计较没趣味的人,但一上手工作,就非常严肃,举凡老相识没谁敢拿年轻轻视他。”
罗静笑道:“那你不是刚好踩到坑上?”
“怪我自己,犯了经验主义错误,想着前面的同事都很风趣幽默好说话,便觉得对待所有人都该如此,事实上百花齐放,各式各样,还是该谨慎些。”
“萍水相逢,匆匆一面,还不知道将来有没有交际,你倒是不用太纠结,说到底问问年纪又不是背后说坏话,只是工作做事确实应该深思熟虑。”
“什么意思?”
“亏蒋宾夸你举一反三,不仅听话要听音,做事也要多想,不能只是看到这种现象,还要思考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岗位需要,逼得他们适应改变,还是具有这样特质的人更适合岗位,被挑选出来提拔上来?
你老是念叨要升职加薪,干出成绩干出彩,当然得好好想想,如何能做到这种地步,在不同地方不同岗位有不同的需求,就像考官出题你解体,不揣摩思路,怎么又快又好完成答卷。”
梅娟惊诧万分,双眸盯着罗静似在闪闪发光,蓦地哈哈大笑起来。
“怪不得村里人常说,咬人的狗不叫……”
“去你的,说什么呢?”
“呸呸呸,用词不当,应该是真人不露相。”梅娟疯笑道,“像你和白柯宜这种就是典型,平时默默无闻,实则眼明心亮,想法多着呢。反观沈向军潘进争着表现,却是满瓶子不荡,半瓶子荡。”
罗静语重心长说道:“我又得批评你,对人你可以有好恶,对事你得掂量清楚,就像王山山和曾多福一样,不同风格适合不同岗位,张扬的沈向军去做外务,诸如市场部、采购部、公共关系这些,难道不是用武之地?
学校搞文艺活动,还得有人做主持,有人做表演呢,难道都低调地当观众,那能办得下去?”
梅娟愈发佩服,连连点头的同时,由衷道:“良师益友啊,我跟阿静认识三生有幸,以后你下乡可不能跟我断联系,有空就聚聚,我好好跟你学习。”
“只要你留在青云集团,见面机会不会少,只是人生终究是自己的,我做狗头军师像模像样点评两句可以,真给你做导师,万万不够格,我也担不起那样的责任。”
“没让你担那样的责任,良师益友就很好。”
梅娟拢住罗静的胳膊,追问道:“你家是书香门第吧,懂的道理好多,就跟以前大户人家的小姐似的,又识字又能持家。”
“那你可想错了,我家穷了好几代,要不是青云农业做起来,别说识字,孩子都能打酱油。”
“这么苦都把你培养出来,你们老罗家还真是运气到了。”
“其实……”
罗静想了想,还是中断话题,老罗家并没有什么运气,也没培养她,完全是借了罗学云的光,离得近照得亮,人有本事心亮堂,大多数很难看出什么过人之处,即便富裕起来,日子也是糟糕,连累长辈亲戚费心。
别的不说,光是小孩上学,若不是跟种菜卖菜联系起来,罗学云反复强调,大半家长都不会上心,更别说把孩子培养到起码初中毕业。
原料经过检验之后,还要进行入库和领料的手续,才会陆续进入不同的操作车间,分拣清洗、榨汁过滤、调配杀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