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市场铺设。”
罗学杨道:“这不止是市场部的问题,生产的规划同样需要参照,青食究竟需要在哪些地方设立分厂,增加多少设备和人员,年产能达到多少以及在几年的周期内完成。”
“还可以改嘛,学云又不是一年半载都不回来,总要回家过年,到时候再讲不迟。”袁晓成笑道。
“袁总。”罗学杨轻声道,“无论学云什么时候回来,他都希望我们能有自己的主见,全公司上下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意见。”
众人鸦雀无声。
袁晓成下意识看向杨朗,后者表明态度。
“对于现在的青食而言,早就不可能闷声发大财,更不可能走一步看一步,稀里糊涂随遇而安,必须有清晰明了的规划,无论做大还是做小,得让大家知道。”
“清晰明了?我是算命的,还是你们是,一家公司将来发展成什么样,好比一个小孩长大做出什么成就,哪有刚开始就下定论的,不得看实际情况。”
“第一,青云食品成立近十年,早不是刚开始。第二,实际情况已经摆在眼前,我们正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接下来十年的发展目标,难道袁总觉得青食达到年销售额五十亿或者百亿不可能在十年内完成吗?”
袁晓成火大,按捺脾气道:“这问题应当由董事会决定,不是我们能乱说的。”
杨朗淡定道:“学杨总监不是已经说了吗,罗总想听青食管理层的意见,不再是他说什么,我们做什么。”
“先做十亿,将来不能再做五十亿?非要一蹴而就。”
“时间。别人抢先建成大分销网络,以竞品堵住青食,若是形成壁垒,我们再以十亿冲击人家五十亿就很难了,更糟糕的,青食的重点产品都有竞品,没有的马上也会跟进。”
“那就发起调查!”袁晓成怒道,“给主管以上,不,全体职工发调查表,统计大家的意见汇总,少数服从多数,你满意吗?”
杨朗幽幽道:“你失态了,袁总。作为青食掌门人,不该对公司未来有所预见吗?维持现状也罢,高歌猛进也好,该让大家心里清楚,否则公司里面两种人会互相打架,未必好事。”
“你什么意思?”
“对大多数职工而言,公司是大是小关系不大,只要薪资待遇不错,工作环境不差,都会踊跃报名,但有一部分人,他会反过来挑公司的,未来有没有前景,对自己发展有没有益处,公司做什么业务,地址在哪,都会成为挑剔的因素,就是古话说的良禽择木而栖。
这些人数量不多,但对企业而言,至关重要,决定着企业能不能脱颖而出成为龙头巨头,学杨总监说韩信点兵,韩信就是例子,对于韩信张良这种人杰,连项羽都无法吸引他们,而失去积聚这种人才能力的项羽,自然赢不过刘邦。
不止青食,包括整个青云集团,若是不对自己进行清晰定位,想做小却引来金凤凰,要做大却留一堆懒猫,将会是灾难。
罗总之所以重视校招大学生,给他们充分适应的照顾,正是因为这些人中比较容易出未来的金凤凰。”
杨朗忽地叹气。
“青云食品看似鲜花着锦,实则危如累卵,达能的出现意味着国际巨头正式将青食当做目标,康师父的搅局则表明内部对手也将青食视作眼中钉,没有决心信心,很难应对越来越复杂的市场,说是一步错,满盘皆输都不过分,料想那时候,不管达能还是同一,都很乐意替青食收尸。”
会议室落针可闻,袁晓成更是毛骨悚然,后背发凉。
他素有军师的外号,平素没少读书,历史典故不说信手拈来,至少耳熟能详的故事说得头头是道,那些临门一脚却志得意满而失败的例子,那些危机四伏却只看到丰亨豫大的例子,他没少笑话,怎么到自己就看不清情况呢?
难道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你说得对,但最终的决定,还是得学云来下,我会做好公司上下的摸底,力求准确的数据。”
“大多数职工,包括业务骨干,实际上都无法主导青食的决定,我想关注管理层就够了,这些精英如果肯跟随青食奋斗,结果不会差。”
袁晓成呆住,想说什么终究没有说出口,挥了挥手道:“即便这样,我也不能越俎代庖,毕竟是学云主导的青云食品,按章程也要董事会批准。”
“理解。”杨朗点头道,“那么,袁总的想法呢。”
“我做不了决定,追问我的想法也没用。”
“我说过了,管理层主导青食的未来,你就算不担任总经理,不担任总裁,也依旧是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