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郭英杰优柔寡断,罗宗睿就简单很多,不会有那么多内耗,只是他做事有自己的原则,肯出主意肯帮忙,却不会越俎代庖,替别人大包大揽。
他愿意帮助朋友,但更尊重朋友。
郭英杰释然,绽放笑容道:“抱歉,是我把你想得太蛮横,我早该醒悟你不会做这样的事,就像我们认识以来,每次行动都会征求我的意见。”
“不必在意。”罗宗睿摆手道,“其实我真没帮你什么,一切都没有超过同学和舍友的界限,诸如青云的实习机会,所有人都能获得,只是我觉得你性格踏实能力可靠才介绍过去,使人家不小瞧我玉阑学子,若其他人有水平同样接受,你大可放宽心。
至于青云公益的帮助,我确实没法捂着眼睛说全无情义,然而公益公益本来就是不求回报的事业,设若真跟叶帆的提议似的,有挂钩条件就失去意义,无论怎样,你都不该有心理包袱,倘若有一天力所能及,再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就足够。”
郭英杰得到答案,心情放松许多,诚然他有道德枷锁,可对象不同分量也不一样,能欠罗学云的,能欠闻园园的,却不能欠同学的,终究少年心性未成熟。
“看。”闻园园见他来图书馆,顿时露出笑容,不多问什么,只是把一本书拿给他看,“罗学云的亲笔寄语,摸到隐藏款了。”
郭英杰接过,发现并不是书,而是一本目录册子,罗学云个人捐赠给图书馆的书籍名单,扫视下来都是古今中外的经典著作,扉页上有钢笔书写的简短寄语——书籍是知识的海洋,遨游者青云直上。
“怎么样?”闻园园笑道。
“很大气。”郭英杰深吸口气,“有一种豪迈壮阔的气度。”
闻园园点头道:“玉阑大学可以说是罗学云一手托起来的,没有他捐钱找人,忙前忙后,陈清根本不会有这座大学的规划,今天不会有,以后怕是也不会有。
建校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玉阑之地多些文气,即便培养不出教授文豪,多几个踏踏实实的农业食品技术员都算是幸事。
整所学校他最珍视的就是图书馆,付出投入最多,他说自己听过很多故事,都是一些人大学时沉迷书海潜心读书,积累了深厚的知识储备和文学素养,将来某天突然爆发,做出超乎常人的成就。
可他没有这样的机会,即便现在补课,心杂心乱,很难纯粹投入进去,所以他希望能给后来者打造好的铺垫,使玉大图书馆有机会诞生这样的人物和故事。”
郭英杰内心狂震,明白老师的意思。
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美,如果真那么缺钱,缺到学业都难兼顾,没有空闲自我提升,干嘛还来念大学,直接找工作不就行了?既然选择念大学,显然是认定大学生未来更有前途,就像罗宗睿不服气说叶帆方案占了便宜,既然如此又怎能短视求快。
还是旁观者更能看清真相,客观分析利弊。
“老师,我知道怎么做了。”
“嗯。”闻园园微笑道,“你来了大学就是进了新天地,有老师有同学,这些人都是能在关键时候帮助你的,不要总把自己想得孤立无援,仿佛离群的孤狼。”
…………
“厉害啊,两三句话就把他说服了。”
玉阑大学校内信息布告栏,勤工俭学项目小组活动室,汪宏道扭动微胖的身躯欢快鼓掌,对罗宗睿的本事佩服不得了。
“淡定淡定。”罗宗睿摆动下压的手势,矜持道。
“怎么想出这个方案的?求教求教。”汪宏道追问。
罗宗睿咳咳两声:“分析根底对症下药即可,我问你,同学们追捧布告栏信息的原因是什么?”
“赚钱呗,咱这里有工作机会,他们那有工作需求,不就是王八看绿豆对上眼嘛。”汪宏道自信道,“而工作机会就像是食堂的饭菜,有荤有素,有好有坏,谁都想提前放学,做最早打饭的人,尤其是饭菜价格表面上均价。”
“不错,均价和限量是追捧的主要原因,任何一个商品发生供需错配而无调节,都会造成混乱,可偏偏我们不能收费,而企业没有无限多的岗位供我们选择……”
“即便有也不行,不同企业提供的实习岗位之间待遇不同,终究要形成阶梯差。”
“是的,所以我就人为地设置障碍,提高成本,纵然大多数岗位都只是临时性的杂务工作,专门响应玉大成立而排定的实习岗位,也要求他们设置招聘条件,加大工作难度,以此劝退光想混外快,没想踏踏实实上班的同学。
对于布告栏本身,回归信息发布的初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