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重量并没有王舞最初计算的那么夸张,只有80吨,但夸张的三百六十五级压气机,还是把整套发动机的重量推到了150吨左右。
配合上设计扭力,能让传动轴一秒转2707圈,而王舞设计的发动机是单轴驱动,所以,最前端的涡扇会同步一秒转2707圈。
涡扇直径一米,周长就是3.14米,一秒转2707圈,相当于扇叶的末端在一秒内运行了8500米的距离,妥妥的双倍音速。
额,这直接第一级增压就变成超音速气流了,王舞挠挠头,再经过三百六十五级机械增压,再经过高温增压,再经过喷射管的结构增压,这喷射出去的高速气流,她也有点不敢想象会快到什么程度,可以算是特效武器了吧。
只不过,这个超级武器,最先考验的是青蛇号的船体啊,虽然和青蛇号船体连接的珊瑚银强度不能按照低级材料计算,但起步就是双倍超音速气流,长期使用还是不太踏实呢。
毕竟王舞飞行经常按照年计算。
安全期见,全力全开的状态当作杀手锏和爆发技能吧,巡航状态的话,进气速度控制在亚音速,那么涡扇的边缘转速就不能超过音速,按照秒速3000米计算好了。
也就是,新的主动力系统,只需要输出吨的动力就足够了,嗯,这个程度,已经是之前吨动力的2.5倍了,倒也的确够用。
王舞思索道,动力提升2.5倍,根据速度阻力的平方正比关系,新动力和风阻达成新平衡的速度就是之前的1.58倍,时速4000公里。
何况,机翼的冲压发动机还没动工呢,到时候,又是一波大增幅,2540公里的冲压效率,和4000公里冲压效率可是两个概念,在进气尺寸不变的前提下,进气量显然和风阻是正比关系,也就是,冲压动力的增幅和速度也是平方正比。
速度增幅的平方=冲压动力增幅效率。
速度增幅1.58倍,冲压效率增幅2.5倍,以之前两米直径的进气尺寸为标准,在2540公里时,增幅动力4.7%,换成4000公里,增幅动力就是4.7%*2.5=11.75%。
快者越快,强者恒强,此乃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