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属于是在挑战老朱的刀锋不锋利,挑战老朱忍耐的底线,看他砍不砍你就完了,看他把不把你做成稻草人就完了!
最近这些日子,因为朱元璋没有怎么专门处理国事,不少朝中的大臣都有些跳了,朱元璋可什么都清楚得很。徐世英和常遇冬两人笑道:
“等我们装好之后,陛下你手里那个名为通讯仪的东西,才会起作用!
“至于具体有什么震撼人心的作用,我们陛下没让我们说,我们可不能说!”
“不过,依照我们陛下的脾气,他很快就会亲自告诉你的!
“应该就在十来天时间内吧,陛下他肯定会告诉你的!’
听到这话,朱元璋直接愣住了,心中充满了惊喜,有些不敢置信道:
“你们不是跟咱说了,差不多一个月后,你们大乾皇帝才会到吕宋岛吗?”
“还邀请了咱一同观看灭东瀛的战争!’
“怎么你们现在又是这个说辞?”
“难道你们大乾皇帝又改了主意?十来天之后就要来吕宋岛?”
“还是不对啊!”老朱越想越不对劲,“你们在我大明皇宫内,你们陛下远在大乾!”
“就算你们陛下改了主意,那你们也不可能知道!
老朱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想得到,自己手里拿着的那个玩意儿,可以跨越上万里的距离直接跟朱裕通话。
主要是朱裕还没研究明白手机卡,手机信号站,是什么原理,是怎么建设的。
而且,他很清楚,手机信号站的建设,比短波通讯中继器的建设要麻烦多了。
现在这个时代,还远远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各种基础建设的实力,差得实在太远了!
否则的话,他估计能直接送给朱元璋一个手机。
“有这个宝贝在,”常遇冬一只手扶着中继器的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句话,可就是过去式了!”
朱元璋悚然一惊,他仿佛想到了什么,瞪大眼睛看着手中的通讯仪。
“你们的意思是!?”
“我等只能言尽于此了,陛下说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本本分分的完成任务就行,陛下那么信任我们,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让陛下失望!
朱元璋无比珍重的把通讯仪放在口袋内,贴身带着。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成为过去式这句话,让朱元璋想到了一个他这辈子活到现在想都不敢想的可能性。
为什么古时候会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句话?
老朱身为皇帝中军事能力仅次于天策上将李世民的任务,怎么可能不明白?
就是因为将军带着部队在外打仗的时候,皇帝的命令不能很快的传达过去,而且皇帝也不能及时的了解到前线的情况。
古时候传递军情速度最快的,是点燃烽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