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朱元璋心中其实有些不以为然,只觉得自己二哥是在吹牛。
在朱元璋的想法中,华夏历史几千年,多少个朝代中,也就只有大宋最富裕的时候,一年的岁入达到过上亿两白银
其他朝代的年财政收入,几乎没有一个能达到“亿”这个数字的。
但现在,朱元璋看着桌子上的几瓶用晶莹剔透的琉璃装着的酒水,觉得自己真是太小看了大乾帝国了。
“精美到这种程度的琉璃瓶,在大明,可以卖几万两银子!”朱标开口说着。
他看着徐世英几人如此不在意的就随手拿出这几瓶酒,心中震撼无比。
不经意间的举动,是做不了假的。
徐世英等,人能这么不在意的就拿出这么珍贵的东西...
朱标已经不敢想象自己二叔的大乾帝国到底富到了何种程度。
徐世英听到这话,看到眼前几人的表情,这才反应过来,笑着开口道:
“咱们今天是喝酒的,你们怎么关注点放到这酒瓶子上面了?”
“这酒瓶子在大乾倒也没有很值钱!”
“不值钱?!?”朱元璋瞪大了眼睛,“造型这么漂亮,如此纯净剔透精美的琉璃瓶子,你居然说不值钱?
“是不值钱啊?”徐世英常年在大乾,也不经商,并不知道现如今大明的情况。
“我一个月的薪资,哦不对,要说俸禄,我一个月的俸禄,就这样的酒瓶子,我能买一千多个!”
“啊?”此言一出,全场皆惊。
下面坐着的官员们,都快羡慕死了。
他们一个月的俸禄,甚至有时候都不够自己一家人再加上仆从吃的。
明朝时期的官员俸禄,是几千年那么多个朝代中最低的。
因为朱元璋认为,他发放的俸禄足够官员们日常生活所用,甚至,已经算是非常优厚了。
由此,就形成了一种奇怪的矛盾。
官员们替自己的待遇鸣不平,而老板朱元璋则说:“待遇已经够好了,你们若再敢贪污赃款,到时候可别怪我痛下杀手。”
徐世英一个月的俸禄能买这样精美的琉璃瓶子一千多个,这些官员不羡慕才奇怪了。
常遇冬笑道:
“我们大乾皇帝陛下,掌握着造这种酒瓶子的方法!
“用陛下的方法,随随便便就能造出来数之不尽的酒瓶!”
“这种酒瓶子,在大明,应该是很珍贵的琉璃,但在大乾,是真的不值钱。
“在我们大乾,大多数百姓,家家户户,都能用得起这种琉璃制作的物品。
别说那些官员们羡慕,朱元璋此时都羡慕的不行。
老朱缺钱都快缺疯了。
明朝初期的时候是真的穷。
不止百姓穷,皇室也穷得离谱。
明朝初期的岁入,可以说是历朝历代中最穷的了,而且还不是一般的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