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税拖欠?”
“二哥,这赋税拖欠的问题,咱之前也想办法解决过!
“不过,这是历朝历代都存在的问题。
“而且,咱也了解过,很多百姓并不是有意拖欠,而是真的交不上来!,
朱裕嗤笑一声。
“谁跟你说朕要针对的是那些确确实实叫不上来税额的平头百姓了?”
“要针对的是那些拖欠了赋税的富户!”
对于赋税拖欠,古代称为通赋。
官府会在一段时间内进行追征。
但是拖欠两三年后,也就不再指望拖欠者们补交欠税了。
如果一个普通人拖欠税粮,他可能被抓捕、关押、鞭打。
但是许多积年通赋者大多为富户。
他们会捐纳官身以免除县官的体罚与拘捕。
在西方国家,如果纳税人拖欠税收,通常都是采取没收拖欠者家产的方法,但是在传统华夏仁爱政府的观念支配下,这种办法很少采纳。
“重八啊,你可知道,那些拖欠赋税最严重的,反正是那些有钱的富户!?”
“平头百姓手里才几个钱,要收税,也应该从那些富户手里多收,而不是全压在百姓头上!”
“而且这些拖欠者都很狡猾!
“他们一般也会交纳一部分税收,并不是全额拖欠,同时许诺以后会补交余额!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累积起来的欠税成了征收新税时的一个巨大的障碍!”
“所以很多历史上的皇帝,只能下令赦免某年以前的逋赋!
“这可能由于地方官的申请而适用于某个特定的地区,也可能适用于整个帝国!
“这种事情在古代各个时期,都是很常见的!
“此外,像皇子出生、立太子以及新皇登基之时,按惯例都要赦免赋税!”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重八你建立大明之后,也赦免了很多次赋税!”
“登基的时候,是建国,就不提了!
“像建国之后的一些皇子出生,以及太子,燕王等人结婚,还有皇太孙出生等等!”
“已经赦免过很多次了吧?”
朱元璋哑口无言,他确实是这么做过。
过了一会儿后,他才开口道:
“咱想的是,让天下百姓们少缴纳一些赋税,本意是为了让百姓过得更好!’
“二哥不提的话,咱真的没有刻意去想过这其中存在的问题!
所有这些举措,本意是好的,但实际上都鼓励了逋赋行为。
守法者:本来按时纳税,后来却发现这些赋税被赦免,但已经交上去的赋税既不能退还,也对下一次纳税没有任何好处。
另一方面纳税人总是寄希望于皇帝慷慨,能够赦免逋赋,所以故意拖欠不交。
于是,逋赋行为蔓延开来。
甚至曾出现某地上报说当地一些纳税人共同请人代受仗责,不肯纳粮。
假设请人挨打的费用是一定的,那么越是大户,逋赋越多,逃税成本越低!
越是小户,逋赋越少,逃税成本越高,这就形成了税收的倒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