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这个意思,没啥区别,汉语倒装是常用的,所以年羹尧也没在意。
可就是这个错误被雍正抓住了小辫子,雍正说年羹尧“不欲以朝乾夕惕四字归之于朕....年羹尧青海之功,朕亦在许与不许之间而未定也”。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你年羹尧就是故意的,就是不想说朕“朝乾夕惕”,那好,那你青海的功劳,也不一定就是你的,全在我一张嘴上。
借着这个题目发挥,雍正一下就把年羹尧的亲信撤职的撤职,更换的更换,等于给年羹尧来了一个釜底抽薪。到了雍正三年(1725年)四月,正式罢去年羹尧抚远将军一职,调为杭州将军。
这一下,当年布下的棋子得到了信号,比如蔡斑、李维钧等人纷纷跳出来指证年羹尧犯了错误。
这时候,年羹尧还是很天真,以为雍正跟他闹着玩呢,去杭州上任途中拖拖拉拉,希望雍正把他叫回去。
那好,不到岗就不用回了,还是回京吧。
回京受审!
雍正还很开明,给各地军政大员发文件,请他们“各秉公心,各抒己见,平情酌议,应否作何处分”。
大家纷纷揭发检举,经过诸位大臣的热心举报,一共发现年羹尧犯了九十二条大罪,其中够杀头的就有三十多条。取得了舆论优势,站到了道德制高点,雍正开始演戏了,他表示年大将军还是有功的,所以法外开恩,允许他自杀,家族子弟全部充军,家产抄没。
于是,威震朝廷的年大将军就此了结在一根绳子上。
就功绩来说,雍正算得上是清朝唯一的明君了!
在历史长河中的476位皇帝当中,雍正足以成为一个一流的皇帝。
即使太多太多人并不喜欢清朝,但是也不能去否定雍正的功绩。
雍正的在位期间,和其他的清代皇帝有着本质的区别!
只有他自己认为自己的是中原之主,并且当政和自我认知的上面都没有什么问题。
特别是他在位期间,曾静和张熙等一系列反对他的人都尝试去说服他们。
这样和乾隆一对比,就是本质的区别,乾隆一即位,就不顾雍正的嘱托,立马凌迟处死曾张二人。然后就是,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官差士绅当差一体纳粮。
这三个政策,张居正当年极力想做都没有做成的事情,他做到了!
极大的减轻了对于农民的负担,正是此事,清代的人口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
极大的增加’了朝廷的收入,彻底的弥补了康熙穷兵黩武造成的财政缺口。
火耗归公也是康熙遗留下的问题。
康熙竟然把火耗说是给官员的补贴,火耗一度达到八成!
可那这些钱是同样还是由农民去买单。
期间直接导致起义不断,这可是历史火耗之最啊!
如果一直这么下去,清可以说直接亡了。
没有雍正,鞑清早亡了!
虽然很多人都想说,直接就这么亡了更好,但历史就是历史。
官差士绅当差一体纳粮,这个就更不用多说了,更是对于穷苦百姓来说,可以极大的降低他们的负担。当然这也是在土绅阶级身上割肉,所以雍正在后世当中最不受欢迎的清朝皇帝!
他也是清代皇帝中黑的最惨的一个,什么她母亲的出生问题,什么密谋篡位,什么弑父杀弟啊,什么都来了!毕竟笔是在士绅手上,就是底层民众知道是好皇帝,那只是当时,后世的劳苦民众又知道什么呢。
........
明朝的国情跟大乾不同,朱裕并不会直接把大乾的模板套在大明身上冬。
解决明朝存在的很多问题的办法,都可以在承了明制的鞑清身上找到答案。
尤其是在雍正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