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大宝积经 > 第6章

第6章

罗尼门。此陀罗尼而能遍入一切诸法。所谓语言演说谈论。一切语言演说谈论。皆由文字表示宣说。是中文字。阿字为初。荷字为后。犹如入胎受胎持胎以母为先。又如种子长养以父为先。如蕴积集以生为先。次后建立余分差别。六处诸根次第成熟。如是字母为先。一切文字差别和合。如是字母为先。光发长养。所谓阿字为先。荷字为后。诸余文字在其中间。随彼相应和合而转。此即能入演说语言陀罗尼门。又当了知一切诸行皆悉坏灭。如彼文字书学成已寻当除灭。如是一切有支建立。皆当坏灭。如彼诸行和合故生。彼不和合应知坏灭。如是二种相应和合。建立一切诸有爱结。亦由如是二种和合。建立一切有为诸法。如是观察。渐次能净无作法门。由此能入演说生灭陀罗尼门。令诸菩萨方便善巧速得圆满。犹如字母阿字为初荷字为后。如是作已。应以语言演说谈论。善入一切秘密言词。又应了知无障碍法开示宣说。无边庄严。犹如字母阿字为初。乃至诸余一切文字。分别作已。作意相续入于书写。荷字之后更无文字而可建立。由是二种作意。能生一切有意之行。彼二分别无有真实。以于真实无少文字。本性自性。亦无分别及不分别。而于其中。亦复无有少分所作。无边庄严。一切诸法以智所知。是智皆从文字建立而得生起。由是文字不成就故。彼智亦复无有形相可得。何以故。以于真实无有形相。由入如是无形相故。舍离一切所作事业。无所作故。舍离一切有为之事。无边庄严。此是陀罗尼清净善巧遍持法门。若诸菩萨于此学时。能起一切无痴事业。为诸众生宣说正法。令不缺减。不住诸想覆盖着心。及能远离想及作意。以能趣入诸法觉慧。证无边智理趣善巧。无边庄严。若诸菩萨遍取名已。了一切法唯有种种积集言说所起之名。而无真实。如是知者。应当随入陀罗尼门理趣善巧。云何应入陀罗尼门理趣善巧。知所有名而无住处。不住诸法内外中边。于一切处都不可得。但依积集种种言说。而假施设。于施设名如实随觉。是如实句。以此实句。应当了知一切诸法无名无说。此是诸佛力无畏地。于所有法。应以此门开示演说。如来所说一切诸法。非一性非异性。诸法无有一异性故。此一切法非生非有。如是宣示诸法亦空。法若空者彼即无相。若无相者即无愿求。若法是空无相无愿。则不可知不可遍知。不应说彼若有若无。言有无者但是言说。不应于中而生执着。何以故。如来常说。若不执着一切法者。是真胜义。若有着者。由是着故。于彼彼法随生执着。如是执着一切皆空。是败坏法。但唯虚妄戏论分别。无边庄严。汝应当观演说诸法。而于彼法实无示说。岂于此中有能说者而为他说。无边庄严。此清净法。从诸如来之所演出。能了知者甚为希有。无边庄严。汝等今于我前。闻如是法能善了知住清净信。能生胜解虽复众多。而于后世希有众生于此法中能遍了知。唯除今时亲于我所发弘誓言。愿于来世。利益安乐诸众生故。而当受持如来法教。若曾往昔于如来所。承事供养深生信解。爱乐希求于甚深法理趣善巧愿听闻者。此诸菩萨。常能获得陀罗尼法。无边庄严。由于往昔供养如来。复得值遇无量诸佛承事供养。于甚深法因缘理趣深信解者。善求于法多胜解者。趣行深广求大乘者。声闻乘人厌离三界。于甚深法勤修行者。此诸人等。未曾听闻此甚深法。无边庄严。如来为欲利益安乐此诸有情。令证甚深广大无量难见难解种智觉故。而复宣说甚深之法。此非愚夫无闻执着不求法者之所行地。有如理修行善根具足。于微少过生大怖畏。于诸怖畏而求解脱。是此等类之所依处。无边庄严。如来今为汝等天人世间。常演说法不生劳倦。由佛往昔行菩萨道时。于无量亿劫精勤修学此甚深法。既修学已方便回向。云何为诸有情。当转无上微妙法轮。及为有情。而得示现无上大智。令一切智智种性不断。无边庄严。此由如来往昔愿力。为令一切种性不断。及威加此陀罗尼句。开示演说此甚深法。广令流布。使诸有情于佛法中当能悟入。令一切智种性不断。光阐弘宣此诸法教。无边庄严。汝等今欲随学如来。有诸众生希求法者。开示演说勿生劳倦。无边庄严。诸菩萨等如所闻法。于大众中。当广开演所有法行。由是当得近于佛智能速证获陀罗尼门。由证陀罗尼故。以少功力。而能受持光明照耀清净法门。无边庄严。一切诸法本性清净。若法本性非彼相应。非不相应。非和合住非不和合。于诸法中而无有法。若无有者则无有处而可示说。唯除因尽。因尽故即离。离故即灭。我为有情了知故。说一切诸法本性自性。于彼无因即无因尽。无因尽故无离无灭。无边庄严。汝观如来之所说法如是清净。若有以法观如来者。彼于如来见不清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