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法忧
于佛若见生 则有涅盘苦
若多劫修行 了知一切相
不分别入城 亦无涅盘想
若了心相空 则住佛行处
不分别入城 亦无涅盘想
若人如是知 则见于诸佛
亦能了性空 毕竟无生灭
世尊无量劫 修习诸苦行
为证于性空 愚人不能了
世尊入城时 百千众围绕
人及非人等 净心而供养
若于刹那顷 思惟眼尽边
了达诸相空 其福复过彼
乃至算数分 皆所不能及
如是眼生边 边际与流转
乃至于寂灭 当知亦复然
耳鼻舌身心 色声香味触
乃至音声名 一切皆如是
尔时世尊 当入城时 以足按地
普皆震动 诸山倾靡 悉向于佛
人天为法 咸来恭敬 尔时世尊
当入城时 天主人王 阿修罗众
并诸夜叉 各舍本城 来诣佛所
欢喜供养 尔时世尊 当入城时
复有无量 异类诸鸟 鹦鹉孔雀
迦陵频伽 睹佛如来 殊胜功德
于虚空中 欢喜游戏 皆出种种
微妙音声 尔时世尊 当入城时
以佛功德 威神力故 能令无量
百千众生 盲者能视 聋者能听
不完具者 令得完具 不安乐者
令得安乐 尔时世尊 当入城时
于虚空中 闻如是说 若以诸相
分别如来 是人不名 供养于佛
亦不了知 眼尽边性 若离诸相
殖众德本 则能了知 眼尽边性
以能了知 眼尽边故 则能了知
诸佛功德 于眼尽边 无有执藏
于眼生边 无有依止 于眼寂静
无有动念 是人则为 见于如来
于眼生边 无有分别 于眼边际
无有意谓 于眼灭坏 无有表示
是人则为 见于如来 于眼无有
无有染着 于眼无生 无有摄受
于眼寂灭 无有所执 是人则为
见于如来 知眼尽故 于根修习
知眼边故 于根决定 知眼生故
于根自在 是人则为 见于如来
知眼无有 于色了达 知眼灭坏
于法观察 知眼无生 于道修习
是人则为 见于如来 如实了知
眼尽边故 于业差别 亦能了知
以能了知 业差别故 是人则为
见于如来 如实了知 眼生边故
于苦差别 亦能了知 以能了知
苦差别故 是人则为 见于如来
如实了知 眼灭坏故 于苦灭坏
亦能了知 以能了知 苦灭坏故
是人则为 见于如来 如实了知
眼无有故 于离诸相 亦能了知
以能了知 离诸相故 是人则为
见于如来 如实了知 眼无生故
于离习气 亦能了知 以能了知
离习气故 是人则为 见于如来
又如实知 眼无常性 于离障碍
亦能了知 以能了知 离障碍故
是人则为 见于如来 又如实知
眼无文字 于佛智力 亦能了知
以能了知 佛智力故 是人则为
见于如来 又如实知 眼不来性
于离诸欲 亦能了知 以能了知
离诸欲故 是人则为 见于如来
又如实知 修习禅定 于离烦恼
亦能了知 以能了知 离烦恼故
是人则为 见于如来 彼人亦能
成就如是 眼前际智 眼无住智
眼无生智 佛神通智 眼下劣智
眼殊胜智 智下劣智 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