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就是这样的,这还不是所谓酒桌文化,而是酒文化。
甭管是城市的还是他们乡下的,酒文化都是相通的、
尤其是男人之间,好像没点酒彼此就不会说话一样。上到大领导,下到种田打渔搬砖的穷汉子,都离不开酒。
吃饭要喝点,干完活儿回家要喝点,睡前可以喝点。高兴要喝点,难受要喝点,喜事要喝点,丧事还得喝点。谈合作谈生意要喝点,合伙要喝点,散伙了又得喝点。
一个人要喝点,三两个人也可以喝点,一群人在一起更要喝点。
没有好的酒就喝普通的,普通的都喝不起那就喝那种小作坊酿的最便宜的很辣很刺激的酒……总之,不喝酒是不行的,这辈子都不行。
要说不喝酒的人,除了小孩子几乎是没有的。
只要你到了差不多能喝酒的年纪了,不学会喝酒,那就是另类的,会被人笑话打趣的,男同志会被说没有什么男子气概,女同志又会被说不给谁谁面子。
反正就是很快就成为所谓的不合群的那种人,会没朋友的。
都不用别人逼着你,在这种氛围环境里,你自己给自己抽大嘴巴子都得学着喝。
有的人是真不喜欢喝酒但不得不喝,有的人不喜欢喝酒但酒量却很好,有的人身体有病不能喝酒却偏偏嗜酒如命。当然,多数人还是喜欢喝酒又挺能喝的。
赵富属于第一类,不喜欢喝但多数时候都不得不喝。
反倒是赵春花,她是属于喝不喝都行的,不喜欢也不讨厌,真要喝的时候还挺能喝,但平日里自己不会主动找酒喝,多久没喝大概都不会有瘾。
主要的问题,还是舍不得花那个钱,去小作坊偷着打的那种一斤一二毛钱的那种酒,她又看不上,劣质酒喝了还伤害身体,有何苦呢?
别说小作坊的劣质酒,她从就不觉得酒是什么好东西,哪怕是那种很贵的酒。
一些好药材酿的酒除外,不过那种她们家既酿不起也喝不起,就不必说了。
赵春花也不知道,这到底是酒“文化”还是叫文化糟粕了?
听说有点地方这种现象更普遍,更严重,他们这边的人,虽然大多数都好喝一口,好歹没到嗜酒如命的地步。
可能是因为他们这边还有一个“茶文化”,两者可以互相抵消减缓一下、
毕竟一个人的胃是有限的,一天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多喝了点茶,就得少喝点酒。
在茶跟酒之间,有了选择的空间,爱茶的,都挺折腾,就没那么多心思整天想着酒了。茶跟酒都爱的,那就各匀一半,都得少喝。
……
“那要你戒的话,能戒得了吗?”赵春花多少也了解儿子对酒的程度,确实是她认识的人里算是不怎么爱喝的了。
不过不怎么爱喝,也不代表想不喝就能立马不喝。
不是没有见过那种平时不怎么喝酒的人,想要一滴不再沾的,结果根本做不到,反而越不想喝瘾头越大,最后不但酒没戒成,还比以前更上瘾了。
“可以……应该,可以吧。”赵富被本来没犹豫,被这么一问,倒是不能太确定了。
主要是,他虽然不怎么爱喝,但从十五六岁学会喝酒开始,到现在陆陆续续喝了小十年了,虽然不是天天都喝吧,可也算有小十年的酒龄了。
还真没试过一下子不喝了,会有什么反应?能不能行了?
他也不是很有信心了。
“这几天先试试呗,反正你平时看起来是没什么瘾的,大概,能行的?”赵春花觉得还是不能一味打击,还是要鼓励一下的,“这种事,说不难其实也不难的,只要有决心有信心,能坚持住就成。”
赵富想着,就点点头,又苦恼道:“我是不会主动碰的,主要怕哥们朋友来找我喝,在家里还好挡一些,要是在渔船上,叔伯他们……确实不太好拒绝。”
赵春花就着手里的竹梭点点他的胳膊,笑道:“瓜兮兮的,这有什么难?这段时间你就先找个什么理由给他们搪过去啊,比如说有点什么病,在喝药调理呢。”
“实在不行,你就把你娘我这座大山搬出来,说我这段时间不让你喝酒,被我发现了你就有难了。他们都知道你听话孝顺不敢忤逆我,所以这样应该就不敢再让你喝了吧。”
赵富哭笑不得,心想还能这样呢,“娘,你咋把自己说得跟个狠心后妈似的?为了让我戒酒,形象都不要了?”
“形象是个啥东西?是能吃还是能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