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如墨读书第二天,今天学习的是曹操的诗歌,观沧海。这首诗是这么写的。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其背后的故事是这样的。
曹操观沧海,是北征乌桓打仗回来,途中所观。
东行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观赏苍茫的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
周围树木葱茏,各种花草蓬勃茂盛。
萧瑟的风声传来,草木动摇,海中翻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升起降落,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天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好像是从大海的怀抱里涌现出来的。
太值得庆幸了!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为什么曹操的心情这么好呢?一般在秋天的时候,不是心情都得特别不愉快吗?
一般只有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人才会悲秋。而曹操打了胜仗回来,那肯定挺高兴的呀。
曹操是借观沧海表达自己建立功业一统天下的宏伟抱负。
袁绍那边就是天天吵架呗。先是袁绍袁术吵架,然后袁绍的三个儿子因为继承人的问题也吵架。
官渡之战没过去几年,曹操就拿下了邺城,这是袁绍集团的一块重地。
但是袁绍的两个儿子跑了,去投靠了乌桓,而那个部落首领正是袁绍的好兄弟。
所以曹操决定,打进乌桓。
但是这时候有不少反对的声音,很多人认为袁绍两兄弟已经是亡命之徒,不用再打。
还有人认为不能打,认为现在袁绍的主要对手是刘备,而不是乌桓部落。
这时候,有一个谋士郭嘉站了出来,他说我觉得可以打,还能打赢,打吧。
所以曹操就没听九成以上反对的声音。他听了郭嘉的,他就要北伐。
但是曹操出发以后,就连日暴雨,后来就找了一个向导,这个向导帮曹操大军重新选了一条路。
然后曹操就带着大部队去了乌桓的柳城。
曹操登上了一座山,这座山叫做白狼山,在这里他和乌桓的大军狭路相逢。
因为这个时候,曹操的军队已经跋山涉水走了很多的路。而乌桓的军队在自己的地盘所以精神更好。
其次曹操的军队登上白狼山的时候,只有少数人才穿了铠甲,于是曹操军队的都很没有信心。
而这个时候,曹操的一位部帅叫做张辽力劝曹操应战。
这是一员比较聪明的将领,曹操的部队也还是比较精锐,所以还是打赢了。
看到这里,金如墨伸了个懒腰,今天看到这里就差不多,还是明天再看吧。
但是他转念一想,那不行,那肯定得看完,看不完的话,那不就是留了个悬念,今天晚上都睡不着了。
于是他就来到了床上躺着,然后继续读了起来。
曹操军队打仗那时候是没吃没喝,要粮没粮,要水没水,光是马就斩了数千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