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如墨继续读孙权的故事。
张昭认为现在孙权已经失去了道义优势、兵种优势和地理优势,他劝孙权说,主公,不如我们还是讲和吧。
张昭作为托孤大臣,他向孙权进行了风险分析,他认为应该选择风险比较小的方案,就是讲和。
他说完以后,很多大臣就跟着附和了。
不过整个过程中鲁肃一言不发,孙权出去上厕所的时候,鲁肃追到房檐底下站着。
孙权知道鲁肃要说话,他就问,子敬你有什么话说?
看到这里,金如墨不禁笑起来了,这鲁肃也太有意思了,还追着人家上厕所的时候说。
鲁肃说主公,我们谁都能投降,只有你不行。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这些人投降了以后,还能混个一官半职的,我们坐着牛车,带着手下人,可以广交朋友可以追求功名,将来职业生涯少不了当个州刺史、郡太守什么的,挺好的,善始善终。
主公你想一想,你要是归降了曹操,你能有什么好下场。
所以,不要听张昭那些人瞎说,他们说得不对。
孙权点点头说,子敬,我跟你想得一样。孙权就下定决心要和曹操决一死战。
想好了之后,孙策就开始积极地行动了。
做事你不光要有谋划,还要有执行才行。
孙权就请周瑜来指挥这个战役。孙权在鲁肃的建议之下,就把周瑜调回了柴桑。
周瑜对战略形势也有自己的分析,他是这么说的,他说曹操在北方的后方还有隐患,他不可能拼尽全力来打江东。
曹操的兵种优势是骑兵,咱们的兵种优势是水军,以我们的擅长来攻敌人的软肋,完全可以胜利。
曹操的部队都是北方人,到了长江流域水土不服,他们会闹疾病,会发生瘟疫,就算是我们不能把他们打败,那个传染病也会把他们打败。
实际上,这个事儿还真的发生了。
后来曹操的部队果然得了瘟疫,瘟疫横行,不得已,就全军撤退。
曹操赤壁之战的船被烧一部分是周瑜逮人烧的,另外一部分是曹操撤退的时候自己烧的。
然后周瑜对孙权说,主公你给我五万精兵,我就可以打败曹操。
孙权告诉周瑜,五万我现在暂时凑不齐,但是我能给你三万,设备船只服装器械都准备好了,你在前面进攻,我在后面给你做支援。
公瑾呐,你先跟曹操打,如果你战事不顺利,你就后撤,跟我会合,你看我跟曹操进行大决战。
孙权这意思就是,这事的风险我已经看到了,没关系,我能抗,你打不赢的话就跟我会合。
金如墨看到这里,心想,孙权真是个汉子!一个带队伍的人,在做决策的时候,一定要对风险有预判,而且不能把最后的收益都放到自己身上,把危险都放到别人身上。
于是,轰轰烈烈的赤壁之战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刘备有两万多人,孙权有三万多人,合在一起有五万多人。
曹操有多少人呢,周瑜为了安慰孙权,他给了一个低估的数字,说曹操从北方带来15万人,荆州有七八万人,合在一起有二十多万。
曹操给自己定个高估的数字,说自己有80多万,这个应该也是有水分的。
不过曹操当时已经差不多平定了北方的诸侯,曹操大概应该那时候有30万兵马是肯定的。